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破瓜

破瓜

孙绰《情人碧玉歌》之二:“碧玉破瓜时,郎为情颠倒。”旧称女子十六岁为“破瓜”。“瓜”字拆开为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故称。后以“破瓜”泛指女子青春年华。唐皇甫枚三水小牍.绿翘》:“〔鱼玄机〕色既倾国,思乃入神……破瓜之岁,志慕清虚。”明 王錂《春芜记.赐婚》:“主上闻知宅上小姐,虽自破瓜之年,未遂摽梅之愿。”


旧时文人把瓜字拆 ( 破) 开,成为两个八字,二八一十六,多指称女子年岁,所谓 “年方二八”、“芳龄二八”之说即此。

今细思之,“破瓜”之说似为隐语,今义指女子破身,亦称 “破处”。旧时十六岁的女子多待字闺中,或嫁为人妇,正是所谓 “破瓜”之年。《通俗编·妇女》: “宋·谢幼槃词: ‘破瓜年纪小腰身。’按: 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实际上,当时 “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是暗言女子破身,此语隐义今已明指女子破身,《通俗编》的按语未谛。杜诗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作为楹联条幅,挂在新婚者房内,亦是文人的一种隐语行为,其义自然与 “破瓜”有关。

《通俗编》又说,瓜字破之为二八,八八六十四,指人的年岁,列举吕岩赠张洎 ( jì) 诗句: “功成当在破瓜年。”此说文语、口语中均不多见。“破瓜”指六十四岁,今已无此说法。


【词语破瓜】   汉语词典:破瓜

猜你喜欢

  •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邓析子.转辞》:“一声而非,驷马勿追;一言而急,驷马不及。”(驷马:套四匹马的车)一句话说出以后,就是用四匹马拉的车子也难得追赶上。后因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用为话一旦出口,就再也无法收回的典故。即

  • 散栎

    源见“樗栎”。喻无用之人。明唐顺之《天宁寺尘外楼》诗:“已甘散栎终年计,耻逐冥鸿万里腾。”【词语散栎】   汉语大词典:散栎

  •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白头:指老年。一作“白首”。倾盖:停下车子。指二人初次相逢。一作“交盖”。故:一作“旧”。 有的相识很久,直到老年,仍然像刚刚认识一样,彼此不甚了解;有的刚刚认识,却像老朋友一样十分了解。 意谓感

  • 鹤吊

    源见“吊鹤”。称吊丧。南唐陈致雍《唐故金华大师正和先生刘君碑铭》:“天不憗遗,人怀永伤。空怀鹤吊之风,莫问凫飞之路。”【词语鹤吊】   汉语大词典:鹤吊

  • 两小无猜

    形容幼男幼女相处融洽,天真无邪,没有猜疑。唐代李白《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剧:玩耍,游戏。床:井床,井上的栏杆。参见“青梅竹马”条。主谓

  • 尸鸠之仁

    见“尸鸠之平”。《三国志·魏书·任城威王彰传》:“七子均养者,~也。”【词语尸鸠之仁】  成语:尸鸠之仁汉语大词典:尸鸠之仁

  • 李靖行雨

    源见“马鬣一滴”。形容下雨。元冯子振《鹦鹉曲.黄阁清风》:“汉萧何昴宿分英,李靖唐时行雨。”【典源】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卷四:“卫国公李靖,微时尝射猎霍山中,寓食山村。……俄而阴暗迷路,茫然不知所归

  • 五十九年非

    源见“蘧瑗知非”。谓感叹往事不堪回首。宋辛弃疾《哨遍.用前韵》词:“试回头五十九年非,似梦里欢娱觉来悲。”

  • 勿忘在莒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桓公(齐桓公,即齐公子小白,春秋时五霸之一)与管仲、鲍叔(即鲍叔牙,春秋时齐国大夫)、宁戚(宁或作‘寗’,见‘宁戚饭牛’)饮酒,桓公谓鲍叔:‘姑为寡人祝乎?’鲍叔奉酒而起曰

  • 双丸

    唐韩愈《秋怀诗》之九:“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后因以“双丸”喻指日月。宋何梦桂《洞仙歌.答何君元寿词》词:“笑双丸乌兔,两鬓霜蓬。”元朱德润《题陈直卿一碧万顷》诗:“日月双丸吐,江山万古愁。”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