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姜肱被”。喻指和睦友爱的弟兄。明李东阳《春寒二十韵》:“绨袍范叔谁相恋,大被姜郎且共亲。”【词语大被姜郎】 汉语大词典:大被姜郎
同“飞鸿”。清鄂尔泰《滇中回宿易隆诗》:“踏雪飞鸿任此身,戟辕回首已前因。”
莼:莼菜,可食。羹:汤。鲈:鲈鱼。脍:切得很细的肉。莼菜羹和鲈鱼片,都是南方风味的菜。比喻思念故乡。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今江苏苏州市)人。有清才,善属文,但为人放纵不拘,不告诉家人自行到洛阳为大司马
源见“狗监揄扬”。谓贤才无人荐举。清全祖望《杭州府钱塘县教谕左丈江樵墓幢铭》:“不逢杨意,肯学王维。老我布褐,洁我儒衣。”
源见“望梅止渴”。喻徒有虚名之闲官。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息因成长句以咏所怀》:“望梅阁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偏正 比喻徒有虚名之官。唐·白居易《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
违:离。颜:颜面。咫尺:形容距离近。古代八寸为咫。 天子的威严不离开颜面咫尺之远。 旧指臣下应时刻保持戒惧之心,就像在皇帝面前一样。语出《左传.僖公九年》:“王使宰孔赐齐侯胙。齐侯将下拜。孔曰:‘
《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谓学问工夫到家后,触处皆得益。后以“左右逢原”指做事得心应手。《朱子语类》卷一三九:“前辈作文者,古人有名文字皆模拟作一篇,故后有作时,左右逢原。”偏正
《史记.平原君世家》:“平原君赵胜者,赵之诸公子也。”“是时齐有孟尝(君),楚有春申(君),故争相倾以待士。”战国时有四公子,即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他们四人都以好士闻名。
《周礼.春官.内史》:“内史掌王之八枋之法,以诏王治。一曰爵……五曰杀,六曰生,七曰予,八曰夺。”后因以“生杀予夺”指有权势的人所掌握的能任意处置人民生命财产的权力。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书》:“今藩镇
冠:帽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源:水源。 毁裂冠冕,拔去树根,堵塞水源。 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 后也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之辞。语出《左传.昭公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