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废俱兴

百废俱兴

许多原已废置的事情都重新兴办起来。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具:通“俱”。


主谓 过去废弛的政事,均已一一兴办。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褒义。用于兴革。→方兴未艾 ↔每况愈下。 也作“百废俱举”、“百废具举”、“百废具兴”、“百废具作”、“百废备举”、“百废咸举”、“百堕俱举”。


解释形容一切废置的事都兴办、兴盛起来。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在他任北宋参知政事(副宰相)时,大力推行庆历新政,一度改变了北宋的政治气象。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在西夏军事威胁解除后,宋仁宗对改革失去兴趣,庆历新政宣告失败。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居邓州,昔日好友滕子京也被贬谪到岳州巴陵郡做知府。滕子京到任后第二年春重修岳阳楼,随后于六月间写信给范仲淹,希望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一幅,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九月(公元1046年6月),范仲淹在邓州住所写就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表现了自己虽远离朝廷,但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对被贬的好友表示了鼓励和安慰。

《岳阳楼记》开篇直接交代了写作此文的缘由。他说:“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谪戍守巴陵郡。在他的治理下,才过了一年,就政事顺遂、人民和乐,一切废置的事又开始兴办、兴盛起来。”随后,文章由描写岳阳楼的大观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对比着描写了由登临观赏而引起的悲喜之情。然后,范仲淹又对这两种览物之情一概加以否定,他说:“我曾经探求过古代那些道德高尚之人的心态,与上述两种心情有所不同。他们的悲喜不受客观环境和景物的影响,也不因个人得失而变化。当高居庙堂之上做官的时候,就为人民而忧虑,唯恐人民有饥寒;当退居江湖之间远离朝政的时候,就为国君而忧虑,唯恐国君有缺失。这么说来,他们无论进退都在忧虑了,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必定这样回答:在天下人还没有感到忧虑的时候就忧虑了,在天下人都已快乐之后才快乐呢。”


【词语百废俱兴】  成语:百废俱兴汉语词典:百废俱兴

猜你喜欢

  • 钧天所

    源见“钧天广乐”。指神话中天帝所居之所。喻宫廷。宋程珌《喜迁莺.寿薛枢密》词:“笑语。知何许?旆卷青霓,来自钧天所。”

  • 双飞燕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李周翰注:“燕春南飞就暖,巢于人家,故愿以书寄之。”后因以“双飞燕”借指信使。清顾炎武《寄刘处士大来》诗:“聊裁一幅书,去托双飞燕。”

  • 邹子说九瀛

    《史记.孟子列传》附《邹衍传》:“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

  • 吴市隐

    《汉书.梅福传》:“梅福字子真,九江 寿春人也。少学长安,明《尚书》、《穀梁春秋》,为郡文学,补南昌尉。”又:“至元始中,王莽颛政,福一朝弃妻子,去九江,至今传以为仙。其后,人有见福于会稽者,变名姓,

  • 子夏悬鹑

    战国荀况《荀子.大略》:“子夏(孔子弟子)家贫,衣若县(同悬)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春秋鲁大夫)与后门者(守门人)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

  • 寸有所长

    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词语寸有所长】  成语:寸有所长汉语大词典:寸有所长

  • 蜗角虚名

    《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蜗牛之角,极言其小。后以“蜗角虚名”指微不足道的虚名。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都为那蜗角虚名,

  • 桥公之约

    源见“斗酒只鸡”。谓不忘旧情,追悼亡友。宋苏轼《谢贾朝奉启》:“过而下马,空瞻董相之陵;酹以只鸡,谁副桥公之约?”

  • 向影吹沙

    源见“含沙射影”。比喻暗中诽谤中伤。北周庾信《拟连珠》之四二:“盖闻磨砺唇吻,脂膏齿牙,临风扇毒,向影吹沙。”

  • 五斗凉州

    同“一斗得凉州”。宋辛弃疾《雨中花慢.吴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词:“笑千篇索价,未抵葡萄,五斗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