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疾雷不及掩耳

疾雷不及掩耳

周代吕望《六韬.龙韬.军势》:“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

雷声突作,使人来不及掩住耳朵。用作比喻突发的事情或迅速的行动,使人猝不及防的典故。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七回:“他们或者未必起身,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网。”


主谓 突然的响雷使人来不及掩住耳朵。比喻来势突然猛烈,来不及防备。语出《六韬·龙韬》:“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电不及瞑目。”《六韬·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卒电不及瞬目。”△用于写情势变化迅速。也作“疾雷不及塞耳”、“疾雷不暇掩耳”、“捷雷不及掩耳”、“迅雷不及掩耳”。


【词语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疾雷不及掩耳汉语词典:疾雷不及掩耳

猜你喜欢

  • 饭牛歌

    源见“宁戚饭牛”。本指宁戚为求得齐桓公重用,扣牛角而唱的歌。后借指寒士自求用世。宋陆游《羸卧》诗:“马上原无听鸡句,原头那有饭牛歌?”沈砺《送友北上》诗:“市上已无屠狗辈,车前试唱饭牛歌。”【词语饭牛

  • 思湘沅

    《楚辞.九章.惜往日》:“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临沅湘之玄渊兮,遂自忍而沉流。”伟大诗人屈原被放逐于湘水、沅水地区。后遂用为咏屈原遭谤受贬之典。唐.陈子昂《月夜有怀》:“清光委衾枕,遥思属湘

  • 忘齿交

    同“忘年交”。明袁宏道《送潜江潘明府伯和入计序》:“尚玺卿潘去华,忘齿交余兄弟,深相知。”【词语忘齿交】   汉语大词典:忘齿交

  • 洛书

    源见“河图洛书”。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词语洛书】 

  • 兔园叟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九“《兔园策》,乃徐庾文体,非鄙朴之谈,但家藏一本,人多贱之。”唐太宗的儿子李恽命僚佐杜嗣先仿照应试科目策问的样式编成问答题集,取汉梁孝王的兔园为名,称为《兔园策》。唐五代时

  • 折翼祥

    参见:梦生八翼

  • 海鸟避鲁门

    《国语.鲁语上》载:海鸟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智矣。……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避其灾也。”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后

  • 叔度贤

    参见:黄宪

  • 颜子生涯

    源见“箪瓢陋巷”。指读书人清贫的生活。五代齐己《寄孙鲂秀才》诗:“郡楼东面寺墙西,颜子生涯竹屋低。”

  • 游睢

    《文选》卷四十一.三国魏.陈孔璋(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游睢涣者,学藻缋之彩。”唐.李善注引《陈留记》曰:“襄邑,涣水出其南,睢水经其北。传云:‘睢涣之间出文章,故其黼黻絺绣日月华虫,以奉宗庙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