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畔牢愁

畔牢愁

《畔牢愁》是楚辞篇名,西汉文学家扬雄所作。扬雄喜好辞赋,曾以司马相如为自己创作的典范。但又认为屈原的文才胜过司马相如,只因为遭遇不幸,写了《离骚》,就投江自尽了。每读到屈原的辞赋,就没有一次不伤心落泪的。扬雄认为君子得志时,就应安步徐行;不得志时,就象龙蛇那样蛰伏存身,人生的穷达都是命运的安排,又何必在不得志时沉水而死呢?扬雄在创作中,往往学习《离骚》的句法却反其道而行之,从岷山将这篇文章投至江流中来凭吊屈原,取名为《反离骚》。还仿效屈原的《九章》写了《畔牢愁》一卷,题意是“与君相离,愁而无聊。”后以“畔牢愁”为典,咏以离君之愁为题旨的作品。

【出典】:

汉书》卷87上《扬雄传上》3515页:“(扬雄)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李奇注曰:“畔,离也;牢,聊也。与君相离,愁而无聊也”。

【例句】:

唐·武元衡《闻相公三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呈中书三兄》:“位高天禄阁,词异畔牢愁。” 唐·刘禹锡《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既中》:“旧隐来寻通德里,新篇写出畔牢愁。” 唐·杜牧《寄淅东韩八评事》:“梦寐几回迷蛱蝶,文章应广伴牢愁。”


【词语畔牢愁】   汉语词典:畔牢愁

猜你喜欢

  • 耐弹

    源见“刘棉花”。意谓专事阿谀上司屡能保职位的官吏。清黄遵宪《李肃毅侯挽诗》:“总无死士能酬报,每驳言官更耐弹。”

  • 案上萤

    源见“囊萤照读”。形容勤学苦读。唐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试滴盘心露,疑添案上萤。”

  • 花堕溷

    源见“飘茵堕溷”。喻事物的衰败腐朽。董必武《写在辛亥革命回忆录前面》诗:“帝制已如花堕溷,两番复辟一南柯。”

  • 当头一棒

    源见“当头棒喝”。比喻给人严重警告或打击。《红楼梦》一一七回:“〔宝玉〕一闻那僧问起玉来,好像当头一棒,便说道:‘你也不用银子了,我把那玉还你罢。’”清薛雪《一瓢诗话》:“此言不特论书,直与学者当头一

  • 人生若寄

    同“人生如寄”。晋陶潜《荣木》诗:“人生若寄,憔悴有时。”见“人生如寄”。晋·陶潜《荣木》:“~,憔悴有时。”【词语人生若寄】  成语:人生若寄汉语大词典:人生若寄

  • 钱癖

    《晋书.和峤传》载:和峤在晋惠帝时,官至太子太傅,所拥财富可敌王者,但性极吝啬,时人讥笑他为“钱癖”。又《杜预传》:“时王济解相马,又甚爱之;而和峤颇聚敛,预常称‘济有马癖,峤有钱癖’。”后因称贪财敛

  • 尺素书

    同“尺鲤”。宋苏轼《杜介送鱼》诗:“病妻起斫银丝鲙,稚子欢寻尺素书。”

  • 荆璞献

    同“荆玉三献”。五代翁承赞《喜弟承检登科》诗:“荆璞献多还得售,桂堂恩在敢轻回。”

  • 狡童

    《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诗.郑风》有《狡童》篇,古称刺公子忽,后以“狡童”借指昏乱的国君

  • 有始无终

    事情开了头而不能贯彻到底。《晋书.刘聪载记》“小人有始无终,不能如贯高之流也。”并列 有开始没有收尾。汉·扬雄《法言·法至》:“或问:‘德有始而无终与有终而无始也,孰宁?’”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