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田光伏剑

田光伏剑

指田光用剑自杀,表示不泄露国家机密。后以此典比喻义士信守诺言,不负重托。田光(?——前227年),战国时燕(Yān烟)国(都蓟,今北京城西南)侠士,为人智深而勇毅。因鞠武推荐,得与燕太子姬丹交往,燕太子姬丹与他谋划刺杀秦王政(即秦始皇)以报仇,田光力荐荆轲(Kē科)可以差遣。燕太子姬丹说:“希望通过田先生能够与荆轲结交,行吗?”田光说:“遵命。”立即起身,快步走出。燕太子姬丹送出门口,郑重嘱咐道:“我所陈述,先生所言,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啊!”田光俯身笑着说:“是。”田光曲背弯腰走去见荆轲,说道:“我与您要好,燕国人没有人不知道。现在燕太子姬丹听说我强壮时之作为,不知道我身体不及以前,他宠幸告诉我说:‘燕国和秦国不能两立,希望先生注意。’已把您介绍给燕太子姬丹,希望你拜访太子于宫中。”荆轲说:“谨领教。”田光说:“我听说过,年长有德之人行事,不让别人怀疑他。今燕太子姬丹告诫我说:‘我们所说,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这说明太子怀疑我。一个人之行为如果让别人怀疑。就不是有节操、有骨气。”田光想用自杀来激励荆轲,说道:“希望您即刻去见燕太子姬丹,就说我田光已死,以表明不会泄露。”于是割颈自杀而死。”此典又作“田光义”、“田光刎头”、“田光血”、“刎田光”、“田光一死”。

【出典】:

史记》卷86《刺客列传·田光》2530页:“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至门,戒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偻(lǚ旅,曲背弯腰)行见荆卿,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dài待,及)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节操)侠(侠义)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

【例句】:

三国魏·曹植《七启》:“故田光伏剑于北燕,公叔毕命于西秦。” 唐·陈子昂《燕太子》:“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明·李东阳《易水行》:“田光刎头如拔毛,于期血射秦云高。” 清·赵执信《督亢怀古》:“但隆郭隗礼,不洒田光血。” 清·黄景仁《烈士行》:“击衣呼豫让,向风刎田光。” 清·刘震《易水歌》:“田光一死今古难,荆轲入秦发冲冠。”


【典源】 《战国策·燕策三》:“ (燕)太子曰:‘愿因先生得愿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俛而笑曰:‘诺。’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史记·刺客列传》亦载。

【今译】 田光是燕国的侠义之士,燕太子丹为报秦国之仇,想托附田光,田光因自己年老,向太子丹推荐荆轲,太子丹说:“想通过先生结交荆轲,可以吗?”田光说:“完全可以。”马上起立走出。太子丹送他至门,说:“我所告知您的,先生所说的,都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说出去。”田光俯身笑道:“好。”田光去见荆轲,说:“我与你友好,燕国无人不知。但我已年老,太子希望我帮他复仇,我向他推荐了你,望你去宫中见太子。”荆轲说:“一定按您说的办。”田光又说:“我听说长者的行为,不应使人怀疑。今太子嘱咐我,不要说出这件事,是太子对我不放心。行为让人不放心,称不上是侠义之士了。”想以自杀激励荆轲,说:“请你马上去见太子,就说我已死,肯定不会泄露了。”于是自刎而死。

【释义】 后以此典指义士信守诺言,不负所托,不惜生命。

【典形】 田光伏剑、田光刎头、田光血、田光一死、田光义、刎田光、何忍见田光、田光老矣。

【示例】

〔田光伏剑〕 三国·曹植《七启》:“故田光伏剑于北燕,公叔毕命于西秦。”

〔田光刎头〕 明·李东阳 《易水行》:“田光刎头如拔毛,于期血射秦云高。”

〔田光血〕 清·赵执信《督亢怀古》:“但隆郭隗礼,不洒田光血。”

〔田光一死〕 清·刘震《易水歌》:“田光一死今古难,荆轲入秦发冲冠。”

〔田光义〕 唐·陈子昂《燕太子》:“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

〔刎田光〕 清·黄景仁《烈士行》:“击衣呼豫让,向风刎田光。”


猜你喜欢

  • 棣棠

    同“棠棣”。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我杭城久滞,蜀道远违,岂无桑梓之怀,更起棣棠之恨。”【词语棣棠】   汉语大词典:棣棠

  • 邓林弃杖

    源见“夸父逐日”。指夸父追日弃杖化邓林。清赵翼《放歌》:“回思邓林弃杖逐日时,枉费奔忙喝不止。”

  • 骥枥

    同“老骥伏枥”。宋京镗《念奴娇.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词:“骥枥难淹,鹏程方远,大器成须晚。”【词语骥枥】   汉语大词典:骥枥

  • 敲吟

    同“推敲”。唐李洞《毙驴》诗:“蹇驴秋毙瘗荒田,忍把敲吟旧竹鞭。”元张可久《天净沙.松阳道中》曲:“松阳道上敲吟,柳阴树下披衿。”【词语敲吟】   汉语大词典:敲吟

  • 钧天歌吹

    同“钧天广乐”。宋柳永《透碧霄》词:“太平时,朝野多欢,遍锦街香陌,钧天歌吹,阆苑神仙。”

  • 倾葵之意

    源见“倾阳”。比喻忠诚之心。明梁辰鱼《浣纱记.论侠》:“孝道略尽,忠诚未孚,思欲报寸草之心,申倾葵之意。”

  • 推食解衣

    同“解衣推食”。《隋书.沈光传》:“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唐皇甫冉《送陆鸿渐赴越》诗序:“尚书郎鲍侯,知子爱子者,将推食解衣以拯其极。”并列 推,让。解,脱。让出自己的食物给我吃,脱下身

  • 吹笙跨鹤

    源见“王乔控鹤”。喻指得道成仙。宋陆游《自咏》:“吹笙跨鹤何时去,剩欲平章太华秋。”

  • 渭阳之思

    同“渭阳情”。《晋书.杨骏传》:“舅氏失道,宗族陨坠,渭阳之思,孔怀感伤。”偏正 指甥舅间的思念、怀旧之情。《晋书·杨骏传》:“舅氏失道,宗族陨坠,~,孔怀感伤。”△多用于描写念旧情思。→久行怀思 牵

  • 清酒黄龙

    《后汉书.板楯蛮夷传》载: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出没秦 蜀 巴 汉等地,伤害千余人。昭王募国中有能杀虎的人,赏邑万家,金百镒。当时巴郡 阆中 夷人射杀白虎,因是夷人,不能加封,昭王就与其刻石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