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瓜田李下

瓜田李下

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 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后因以“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惧获瓜田李下之讥。”


见“李下瓜田”。《群音类选·〈金兰记·金兰结义〉》:“不记得~,纳履非宜,整冠不雅。”


【典源】《东府诗集》卷三十二《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艺文类聚》卷四十一引此为曹植作。

【今释】 古诗《君子行》 中说,君子防患于未然,不置身易遭嫌疑的环境之中,路过瓜田时,不弯腰提鞋,在李树下不举手端正帽子,以免让人疑心是摘瓜、李。

【释义】 后以此典指谨言慎行,避免嫌疑; 也用以指容易涉嫌之处。

【典形】 避李嫌瓜、李下瓜田、李下整冠、远瓜李、正冠避李。

【示例】

〔避李嫌瓜〕 清·杨潮观《信陵君义葬金钗》:“还只为守宫闱,避李嫌瓜。”

〔李下瓜田〕 清·杨潮观《偷桃捉住东方朔》:“愿侍瑶阶扫除花殿,一片冰心,早离李下瓜田。”

〔李下整冠〕 宋·黄庭坚《鹧鸪天·明日独酌自嘲》:“淫坊酒肆狂居士,李下何妨也整冠。”

〔远瓜李〕 唐·白居易《杂感》:“嫌疑远瓜李,言动慎毫芒。”

〔正冠避李〕 南朝梁·戴暠《君子行》:“探甑不凝尘,正冠还避李。”


【词语瓜田李下】  成语:瓜田李下汉语词典:瓜田李下

猜你喜欢

  • 踆乌

    源见“三足乌”。借指太阳。唐黄滔《秋色赋》:“踆乌减赫,顾兔添明。”【词语踆乌】   汉语大词典:踆乌

  • 鼠肝虫臂

    《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子犁往问之,……倚其户与之语曰:‘伟哉造化,又将奚以汝为?将奚以汝适?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春秋时,子来生病快要死了,他的朋友子犂前来探望。子犂倚着门对

  • 睡仙

    宋.曾慥《类说》卷三引《续仙传》:“夏侯隐每登水渡山,闭目美睡,同行闻其鼾声而不蹉跌,人谓之睡仙。”夏侯隐登山渡水不留意美景,却常常行路打瞌睡,闻其鼾声却不蹉跌,故人称“睡仙”。后以此指夏侯隐,或用为

  • 竹夫人

    暑天置床席间取凉的用具。用竹青篾编成,圆柱形,中空,外开洞以通风。本名竹几、竹夹膝。清代赵翼《陔余丛考》以为“竹夫人”之名起于宋代,引宋代苏轼《送竹几与谢秀才》诗云:“留我同行木上坐,赠君无语竹夫人。

  • 口碑载道

    源见“有口皆碑”。形容群众到处称颂。明张煌言《甲辰九月感怀在狱中作》诗:“口碑载道是还非,谁识蹉跎心事违?”《郁达夫日记.半日的游程》:“我们的出品,非但在本省口碑载道,就是外省,也常有信来邮购的。”

  • 出地苍鹅

    源见“苍鹅出地”。喻外族入侵。清黄遵宪《天津纪乱》之六:“摩云飞白燕,出地叫苍鹅。”

  • 一箑西风

    源见“庾公尘”。喻显贵的权势。宋王弈《酹江月.和辛稼轩》词:“一箑西风休掩面,白浪黄尘迷目。”

  • 犯牛仙

    源见“乘槎”。指传说中乘槎到天河之人。唐韩琮《兴平县野中得落星石移置县斋》诗:“几逢疑虎将,应逐犯牛仙。”

  • 乱丝理

    三国吴.谢承《后汉书》:“方储为郎中。章帝使文郎居左,武郎居右。储正住中,曰:‘臣文武兼备,在所施用。’上嘉其才,以繁乱丝付储,使理。储拔佩刀三断之,对曰:‘反经任势,临事宜然。’”(据《事类赋.丝》

  • 水月观音

    《法华经.普门品》载: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其中作观水中月影状者称“水月观音”。后遂以“水月观音”称仪容清秀俊逸的人物。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蒋凝侍郎亦有人物,每到朝士家,人以为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