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岘山碑”。唐李商隐《泪》诗:“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明袁宏道《又赠朗哉仍用前韵》:“铜鞮陌上穿花出,岘首碑前枕石眠。”【词语岘首碑】 汉语大词典:岘首碑
源见“凿壁偷光”。形容学习勤苦。北周宇文逌《〈庾开府集〉序》:“穿壁未勤,映萤愈甚。”【词语穿壁】 汉语大词典:穿壁
即江总(519-594年)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东)人。历仕梁、陈、隋三朝。陈时官至尚书令。为人宽和温裕,好学,善属文,工于五、七言诗。然其诗失于浮艳,故为后主宠幸。总虽当要职,不务朝政,日与后
形容项羽力气大。比喻英雄义士遭到失败的可悲下场。项羽(前232年——前202年),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楚国贵族出身。因叔父项梁在家乡杀了人,为躲避灾祸,随叔父来到吴中(泛指今太湖流域
同“原宪百结衣”。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九:“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
《诗经.唐风.绸缪》:“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绸缪》“束薪”和“束楚”是本诗第一章和第三章的一部分。绸缪,捆扎。薪和楚,是柴和荆。古代
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必然荒废。 意谓礼乐不可长期不演习。语出《论语.阳货》:“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晋书.戴若思传.附弟邈》:“霸主有旰食之优
同“南阳佳气”。唐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二:“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宋曾巩《英宗皇帝挽词》之一:“已应南阳气,犹迟代邸来。”【词语南阳气】 汉语大词典:南阳气
《礼记.王制》:“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后因以“岁杪”指年底,岁末。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无憀当岁杪,有梦到天涯。”【词语岁杪】 汉语大词典:岁杪
见“不欺暗室”。【词语无欺暗室】 成语:无欺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