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狗彘不若

狗彘不若

荀子.荣辱》:“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不若也。”

狗彘不若,意为连猪狗都不如,此是形容人的品行极端卑劣。

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李哥贞烈》:“汝职在牧民,而狗彘之不若,可急去。不,且污吾刃矣。”


主谓 彘,猪。连猪狗都不如。比喻品行极端卑劣。语出《荀子·荣辱》:“人也,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封神演义》62回:“朝廷拜你为大将,宠任非轻,不思报本,一旦投降叛逆,真~。”△贬义。用于描写卑微渺小。→行同狗彘 猪狗不如 衣冠枭獍 衣冠禽兽 禽兽不若 ↔忠厚长者。也作“狗彘不如”。


【词语狗彘不若】  成语:狗彘不若汉语词典:狗彘不若

猜你喜欢

  • 掷鹊

    北齐.刘昼《刘子.辩施》:“崑山之下,以玉抵乌;彭蠡之滨,以鱼食犬。而人不爱者,非性轻财,所丰故也。”“掷鹊”,本谓以玉石投乌,大材小用。后因用为不为世所重用的典故。唐.李咸用《送人》诗:“荆山有玉犹

  • 青城鹧鸪啼

    元.脱脱等《金史.崔立传》:“四月壬辰,立以两宫、梁王、荆王及诸宗室皆赴青城,甲午北行,立妻王氏备杖卫送两宫至开阳门。是日,宫东三十七辆,太后先,中宫次之,妃嫔又次之,宗族男女凡五百余口,次取三教,医

  • 鹦鹉才高

    源见“文不加点”。谓富于文才。唐 纪唐夫《送温庭筠尉方城》诗:“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

  • 庭彩

    源见“老莱娱亲”。指孝养父母。明姚夔《具庆堂为莫生赋》诗:“池鳞击寒冰,庭彩飘晴昊。”

  • 渊明秫

    同“陶令秫”。宋周必大《次韵赵公直赏心亭醵今古风》:“方种渊明秫,粗免监河贷。”

  • 四海皆兄弟

    见〔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见“四海之内皆兄弟”。晋·陶潜《与子俨等疏》:“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之义。”【词语四海皆兄弟】  成语:四海皆兄弟汉语大词典:四海皆兄弟

  • 阿政听章奏

    《晏子春秋.外篇第七》:“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景公许。於是明年上计,景公迎而贺之,……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君反以

  • 房谋杜断

    房:即房玄龄;杜:指杜如晦。房玄龄出主意,杜如晦作决断,比喻为了共同的事业而亲密合作。又作“房杜”。房玄龄事迹参见“耸壑昂霄”条。杜如晦(585-630年)字贞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隋大业

  • 坡仙

    宋.苏轼《志林》卷二“东坡升仙”:“吾昔谪黄州,曾子固(巩)居忧临川,死焉。人有妄传吾与子固同日化去,且云:‘如李长吉时事,以上帝召也。’时先帝亦闻其语,以问蜀人蒲宗孟,且有叹息语。今谪南海,又有人传

  • 亡年友

    亡,同“忘”,指彼此忘记年岁的长幼,而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后汉书.祢衡传》:“融亦深爱其才,衡初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又作“亡年交”。《南史.何逊传》:“南乡范云见逊对策,大相称赏,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