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陈惊座”。形容人有声望,令人景仰。清唐孙华《有客》诗:“自非陈孟公,难令举坐惊。”坐,通“座”。
源见“山公醉酒”。山简的随从葛彊。后泛指随从。宋刘辰翁《金缕曲.送五峰归九江》词:“似举鞍、回头,笑问并州儿葛。”
道教用语,意即白天就升天成神仙,后也比喻向来贫寒无闻的人,突然间富贵显达。《魏书》载道家源于老子,道教相信去除邪累,洁净心神,积德、树功、增善就可白日升天。也作白日上青天。【出典】:《魏书》卷114《
《新唐书.李揆传》载:李揆,开元进士,性警敏,善文章,乾元中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美风仪,善奏对。肃宗称其“门第、人物、文章当世第一”。后作入蕃会盟使,酋长问:“唐家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恐其拘留,
源见“孟宗泣笋”。指冬笋。清袁枚《寄怀钱玙沙方伯予告归里》诗:“莱衣久舞宫袍淡,孟笋重尝野味鲜。”
形容优美的歌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韩国歌女韩娥东向赴齐国,因为没有粮食,只好卖唱乞食。她离开后,歌声仍在梁间环绕,三日不绝,人们都以为她还留在当地。有一次她路过客栈,受到人侮辱,韩娥便长歌当哭,整个村
同“床前牛蚁”。宋苏轼《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病客巧闻床下蚁,痴人强觑棘端猴。”
《五灯会元.天宁卓禅师法嗣》:“育王被人推倒了,也还有路见不平,拔剑相为底么。若无,山僧不免自倒自起。”因以“路见不平,拔剑相为”形容主持正义,见义勇为。也作“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二名:指两个字的名字。偏:单个。 按照古代避讳的礼俗,对尊长的双字名,不可两字同说,但两字分说可以不避。这叫“二名不偏讳”。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名不偏讳”。郑玄注:“偏谓二名不一一讳也。孔子之
同“坦腹东床”。元郑光祖《王粲登楼》四折:“你做不得吐哺周公,我也弃不做坦腹王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