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牝牡骊黄

牝牡骊黄

同”黄骊牝牡”。宋陈亮《祭潘叔度文》:“叔度独略其牝牡骊黄而友其人,关其休戚,悯其不自容于世。”明李贽杂说》:“追风逐电之足,决不在于牝牡骊黄之间。”


并列 牝牡,雌雄。骊,黑色。马的雌雄和颜色。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语本《列子·说符》:古代善相马的伯乐推荐九方皋为秦穆公访求骏马。三月后得之。穆公问为何马,回答说是“牡而黄”;穆公派人去看,却是“牝而骊”。于是责备伯乐。伯乐喟然叹息认为九方皋所注意的是马的风骨品性,那些外表他已不去留心,这正是他善于相马的证明。等到马取来,果然是天下稀有的良马。宋·陈亮《祭潘叔度文》:“叔度独略其~而友其人,关其休戚,悯其不自容于世。”△多用于表现物象方面。→浮光掠影。也作“骊黄牝牡”。


事物的表面现象谓之 “牝 ( pì) 牡骊黄”。

牝牡”谓雌雄。“骊”谓黑色。

此语的字面意思是 “雌雄黑黄”。如果只看颜色而不管雌雄,那就是只看表面现象了。所以,“牝牡骊黄”用以比喻表面现象。

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呢?

列子·说符》记载说,伯乐善相马,他向秦穆公推荐了另一个善于相马的人,叫方九皋 ( ɡāo) 。秦穆公就让方九皋去寻访一匹骏马回来。三个月后,千里骏马找到了。秦穆公问是怎样的马,方九皋回答说一匹黄色的母马 ( 牝而黄) 。可是,派去取马的人回来禀告说: “是匹黑色的公马 ( 牡而骊) 。”秦穆公听了很不高兴,认为连颜色、公母 ( 牡牝) 都搞不清楚的人,怎么能寻访到千里骏马呢? 因而对伯乐进行了责备。

伯乐受到指责,叹息着说道: “方九皋相马,那是天机不可泄漏的事啊!”“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 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等到马牵来,大家一见,果然是天下稀有的良马。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 观察事物要重在内在本质,而不在表面现象。后遂以 “牝牡骊黄”比喻表面现象。


【词语牝牡骊黄】  成语:牝牡骊黄汉语词典:牝牡骊黄

猜你喜欢

  • 截发留客

    同“截发留宾”。明王思任《寿汤母傅太夫人六十》诗:“截发留贤客,帷纱对讲徒。”

  • 据鞍裹革

    源见“马援据鞍”、“马革裹尸”。指为国家效命沙场。清钱谦益《贵州布政司右参政陈府君墓志铭》:“师还之日,磨厓染翰,沾沾自喜,庶几有据鞍裹革之志焉。”

  • 望门投止

    形容人在窘迫之中,来不及选择生存之处,见到人家即要求藏起来。张俭(115-198年),字元节,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张俭在任山阳东部督邮时,曾向朝廷揭发宦官侯览及其家属犯

  • 海错

    《书.禹贡》:“厥贡盐?,海物惟错。”孔传:“错杂非一种。”后以“海错”称各种海味。南朝 梁沈约《究竟悲慈论》:“秋禽夏卵,比之如浮云;山毛海错,事同如腐鼠。”【词语海错】   汉语大词典:海错

  • 宗悫长风

    源见“乘风破浪”。称誉人志向远大,不畏艰险,奋勇向前。唐王勃《滕王阁序》:“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 终焉志

    唐.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唐代李延寿《南史.隐逸传下.刘慧斐传》:“慧斐少博学,能属文,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

  • 青霄步

    源见“青云自致”。比喻为掇取高第巍科而攀登。元马致远《荐福碑》一折:“常言道三寸舌为安国剑,五言诗作上天梯。既有这上天梯,可怎生不着我这青霄步,我可便望兰堂画阁。”【词语青霄步】   汉语大词典:青霄

  • 陈红

    源见“陈陈相因”。又《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颜师古注:“粟久腐坏,则色红赤也。”后因以“陈红”指陈年的太仓粮谷。宋苏轼《再和并答杨次公》:“聊复艤舟寻紫翠,不妨持节散陈红。”宋程

  • 虞姬治佞臣

    汉.刘向《列女传.辨通》:“虞姬者名娟之,齐威王之姬也。威王即位九年不治,委政大臣,诸侯并侵之。其佞臣周破胡专权擅势,嫉贤妒能,即墨大夫贤,而日毁之;阿大夫不屑,反日誉之。虞姬谓王曰:‘破胡谗谀之臣也

  • 照胆清

    源见“秦庭朗镜”。形容极其清彻。唐卢纶《清如玉壶冰》诗:“既有虚心鉴,还如照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