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表示不因自己的爱憎而抹去了对方的短处或长处。语出《礼记.曲礼上》:“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孔颖达疏,“谓凡与人交,不可以己心之爱憎,诬人之善恶。”宋.刁衎《上真宗皇帝论进善去恶疏》:“开谏诤之门,塞谗佞之口,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猜你喜欢

  • 羁丱

    同“羁角”。丱,古时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新唐书.许王素节传》:“方羁丱,即诵书日千言。”【词语羁丱】   汉语大词典:羁丱

  • 节用而爱人

    节省费用,爱惜人力。语出《论语.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太祖尝曰:‘吾每于宫中理事,辄取孔子之言观之,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真治国

  • 黄犬寄书

    同“黄耳传书”。宋黄庭坚《次韵寅庵四首》之二:“白云行处应垂泪,黄犬归时早寄书。”【词语黄犬寄书】  成语:黄犬寄书

  • 心手相忘

    同“心手相应”。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主谓 形容运用自如。清·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机神敏妙,比及暮年,~,独立千载。”△指做事得心应手。→

  • 雕虫末伎

    同“雕虫小技”。明唐顺之《答翁东厓总制书》:“俟公破虏功成,当以向时雕虫末伎,作为铙歌鼓吹曲,以继《采芑》《江汉》之馀响。”见“雕虫小技”。【词语雕虫末伎】  成语:雕虫末伎汉语大词典:雕虫末伎

  • 隋珠和璧

    源见“隋侯之珠”、“和氏之璧”。泛指珍宝。亦喻英才。明何景明《送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隋珠和璧世珍重,眼前点毁终难动。”见“随珠和璧”。明·何景明《送五清先生赴浙江提学歌》:“~世珍重,眼前点毁终

  • 燕蝠

    源见“燕蝠争”。比喻同类而不同心。清赵翼《园田》诗之三:“燕蝠同其类,何乃殊旦夕?”

  • 石髓空握

    源见“王烈髓”。喻访友不遇。唐陈子昂《酬田逸人游岩见寻不遇》诗:“石髓空盈握,金经秘不闻。”

  • 心如金石

    《后汉书.王常传》:“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人也。初,与王凤、王匡起兵云社绿林中,后归光武帝,拜为左曹,封山桑侯。后帝(光武)于大会中指常谓群臣曰:‘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后汉

  • 梁叟

    《吕氏春秋.疑似》载:梁北黎丘有奇鬼,善效人之子侄昆弟状。一人之市醉归,鬼效其子,扶而道苦之。归家酒醒,责其子不敬,子泣辩,乃悟为奇鬼所为。明旦又之市而醉,其真子恐父不能返,往迎之,其人望见,误奇鬼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