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哀公十一年》:“孔文子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曰:‘胡簋(音guǐ,祭器)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末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好鸟择木,比喻贤臣择主。故后常以
同“谢池草”。清 张廷潞《送魏定野归柏乡》诗:“莱衣爱日春方永,谢草关情梦未安。”【词语谢草】 汉语大词典:谢草
源见“晋接”。谓受到赏识。宋刘仙伦《沁园春.寿共大卿恕斋治易》词:“看九重有命,晋侯锡马;三公论道,鼎足承君。”
源见“卧龙”。借指龙王。宋张耒《仲夏》诗:“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
《诗.小雅.鱼藻》“鱼在在藻”毛传:“鱼以依蒲藻为得其性。”后以“得性”谓合其情性。南朝 宋谢灵运《道路忆山中》诗:“得性非外求,自己为谁纂。”南朝 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草木不夭,昆虫得性。
同“三章法”。唐骆宾王《畴昔篇》诗:“慎罚宁凭两造辞,严科直挂三章律。”
源见“南柯梦”。比喻进入美妙的境界。多寓富贵虚幻无常之意。宋黄庭坚《题槐安阁》诗:“功成事遂人间世,欲梦槐安到此游。”金刘瞻《子文致君九日用安字韵聊亦同赋》:“旅食京华秋又残,旧游真似梦槐安。”
《国语.鲁语下》载:公父文伯劝其母勿绩,其母教训文伯应勤职不怠,并谓“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之以纮、?……古之制也。”纮,冠的带子。?,冠上饰物。后因以“纮?”为贵显人家妇女有勤俭美德的典故。北周
源见“宁戚饭牛”。慨叹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元傅若金《和赵德隆秋夕雨》:“既兴北风叹,亦抱南山戚。”
同“东床坦腹”。唐杜甫《哭王彭州抡》诗:“北部初高选,东床早见招。”明 无名氏《玉环记.副末开场》:“〔韦皋〕拜谒张公 延赏,夫人相留作东床。”周立波《桐花没有开》:“盛福元是他去世的大哥的东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