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渡头桃叶

渡头桃叶

源见“桃叶桃根”。借指送别情歌。清周之琦《珠帘卷》词:“争唱渡头桃叶,浑不解,寄相思。”


猜你喜欢

  • 仲理大泽

    《后汉书.儒林传.杨伦》:“杨伦,字仲理,陈留东昏人也……志乖於时,以不能人闲事,遂去职,不复应州郡命。讲授于大泽中,弟子至千余人。”后汉士人杨伦不愿居官随世俗同流合污,遂弃官退于大泽,以讲学为生。后

  • 侯芭

    源见“载酒问奇字”。借指诚心求教者。古直《遁窝侍谒其师夜话感赋》诗:“天荒地老侯芭在,来叩玄亭寂寞居。”

  • 凌云健笔

    凌(líng灵)云:直上云天;升向空中。此典指司马相如善于用笔写文章,使人读后如遨游天空。后以此典称颂文笔纵横,才气非凡。司马相如进献《大人赋》之后,汉武帝阅览大为高兴,飘飘然有直上云天之气概,好像遨

  • 割鸡之政

    源见“武城弦”。指治理县政。南朝 宋谢灵运《与诸道人辨宗论》:“譬割鸡之政,亦有牛刀。”

  • 祥蓂

    同“祥荚”。《宋史.乐志八》:“轮高仙桂,阶应祥蓂。”【词语祥蓂】   汉语大词典:祥蓂

  • 东篱美人

    晋.陶潜《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菊花状美,又被大诗人陶潜所钟爱,后因谓菊为“东篱美人”。清.浩歌子《萤窗异草.春云》:“叟指畦边二种,目之曰:‘此亦东篱之美人也。’”

  • 祢笔

    源见“文不加点”。借指才士之笔。唐罗邺《鹦鹉咏》:“便向郄堂夸饮啄,还应祢笔发光辉。”

  • 隐鳞

    同“隐鳞藏彩”。三国 魏曹植《矫志》诗:“仁虎匿爪,神龙隐鳞。”《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犹惧隐鳞卜祝,藏器屠保。”张铣注:“隐鳞,谓君子如龙之隐也。”【词语隐鳞】   汉语大词典:隐鳞

  • 遮道更借

    源见“借寇恂”。称颂地方官德政卓著,深受人民爱戴挽留。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官吏百姓等或守阙乞留,或遮道更借。”

  • 同声

    源见“同声相应”。喻指志趣爱好相同者。晋陆机《驾言出北阙》诗:“良会罄美服,对酒宴同声。”金元好问《自菊潭丹水还寄崧前故人》诗:“黄金炼出相思句,寄与同声别后看。”【词语同声】   汉语大词典: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