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涣汗大号

涣汗大号

《易.涣》:“九五,涣汗其大号。”朱熹本义:“九五巽体,有号令之象,汗谓如汗之出而不反也。”后以“涣汗大号”谓帝王发布号令。清钱谦益《故南京国子监祭酒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先帝诛逆表忠,涣汗大号。”


偏正 帝王号令,像人出汗般一发而不再收。语本《易经·涣》:“九五,涣汗其大号。”孔颖达疏:“人遇险厄惊怖而劳,则汗从体出,故以汗喻险厄也。九五处尊履正,在号令之中,能行号令以散险厄者也。”朱熹本义:“九五巽体,有号令之象,汗谓如汗之出而不反也。”清·钱谦益《故南京国子监祭酒石门许公合葬墓志铭》:“先帝诛逆表忠,~。”△多用于指大的号令。也作“涣发大号”。


【词语涣汗大号】  成语:涣汗大号汉语词典:涣汗大号

猜你喜欢

  • 献曝

    《列子.杨朱》:“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缊黂(音yùnfén,用大麻的纤维织成的布,絮以新绵和旧絮做成的麻布冬装),仅以过冬。暨春东作(东作,指到田间劳动),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顾

  • 点笔成蝇

    源见“屏风点误”。称赞画技精湛高妙。元袁桷《次韵师孟西曹即事兼简子员仪曹》之二:“覆蕉得鹿非真梦,点笔成蝇岂误书?”

  • 曳娄

    《诗.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毛传:“娄亦曳也。”孔颖达疏:“曳者,衣裳在身,行必曳之;娄与曳连,则同为一事。”后因以“曳娄”指穿戴。宋苏轼《谢除兵部尚书赐对衣金带马状》:“蒙恩赐臣衣

  • 庄樗

    源见“樗栎”。喻无用之材。因该典源自《庄子》,故称。宋杨亿《受诏修书述怀感事》诗:“虚名同郑璞,散质类庄樗。”【词语庄樗】   汉语大词典:庄樗

  • 毒龙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闻义里》:“不可依山,其处甚寒,冬夏积雪。山中有池,毒龙居之。”又《新五代史.唐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传》:“吾有毒龙五百,当遣一龙揭片石,常山之人,皆鱼鳖也。”后以“毒龙”喻残暴

  • 土木之难

    同“土木之变”。明黄溥《闲中古今录摘抄》:“岁己巳,虏人也先犯边,劝上亲征者是也,乃没土木之难。”【词语土木之难】   汉语大词典:土木之难

  • 画鸦儿

    源见“涂鸦”。形容初学书画诗文技艺稚劣。宋苏轼《蝶恋花.佳人》词:“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头已作伤春皱。”

  • 孔壁

    源见“孔壁遗文”。指孔子故宅藏有古文经书的墙壁。亦借指孔壁古文经书。清龚自珍《大誓答问第二十四》:“孔壁,固古文也,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则与博士何以异?”【词语孔壁】   汉语大词典:孔壁

  • 诘戎治兵

    《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后以“诘戎治兵”谓整治军事。明张居正《与操江宋阳山书》:“天下之事,以为无足虑,则必有大可虑者,故古人诘戎治兵,当太平之世,尤兢兢然。”并列 治理军备。明·张居正《与操

  • 牙签富

    同“牙签三万轴”。宋苏轼《赠蔡茂先》诗:“邺侯久有牙签富,太史犹探禹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