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洛女凌波

洛女凌波

源见“洛神”。指美女轻盈的体态舞步。清曹贞吉《满江红.题阮亭寓竹》词:“洛女凌波鸣杂佩,湘人鼓瑟敲寒玉。”


猜你喜欢

  • 凤胶麟角

    源见“续弦胶”。比喻罕见的奇才。明陈子龙《送宋辕文应试金陵》诗:“少年才子正芳菲,凤胶麟角世应稀。”

  • 家君

    《易.家人》:“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后因以“家君”称父亲。《后汉书.汝南袁隗妻传》:“孔子大圣,不免武叔之毁;子路至贤,犹有伯寮之诉。家君获此,固其宜耳。”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 玉楼修记

    见“玉楼赴召”条。

  • 随时之义大矣哉

    随时:谓顺应时势。 表示顺应时势的重要。语出《易.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文选.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尧舜内禅,体文德也;汉魏外禅,顺大名也;汤武革命,应天人也

  • 蔽月羞花

    即“闭月羞花”。旧时形容妇人容貌美丽叫蔽月羞花。“蔽月”见《文选.曹子建.洛神贼》:“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羞花”见李白《西施》诗:“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也有合称“闭月羞花”的。《西厢记》第一

  • 泣垂钓

    同“泣前鱼”。南朝 梁何逊《春夕早泊和刘咨议》诗:“娈童泣垂钓,妖姬哭荡舟。”

  • 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如果可以赎回他一人的生命,人们愿意献出一百条性命。 常用以悼念深受人们爱戴的死者。语出《诗.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陈毅《向秀丽歌》:“人民总是喜爱自己的代表人物,

  • 季野阳秋

    源见“皮里阳秋”。谓褒贬不形之于外。唐李瀚《蒙求》:“泰初日月,季野阳秋。”主谓 指藏在内心没有明说出来的评论。《晋书·褚裒传》:“裒少有简贵之风……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

  • 缑山白鹤

    源见“王乔控鹤”。指仙鹤。明谢谠《四喜记.巧夕宫筵》:“浪传王母青禽至,欲借缑山白鹤乘。”

  • 方朔偷桃

    《汉武故事》:“东京送一短人,长七寸,衣冠具足。上疑其山精,常令其在案上行,召东方朔(字曼倩)问。朔至,呼短人曰:‘巨灵,汝何忽叛来,阿母还未?’短人不对,因指朔谓上曰:‘王母种桃,三千年一作子,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