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泣而出珠

泣而出珠

南海鲛人泣时泪下成珠。汉代郭宪《洞冥记》:相传吠勒国去长安九千里,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南朝齐祖冲之《述异记》:“南海中有鲛人室,水居如鱼,不废机织,其眼能泣则出珠。”


猜你喜欢

  • 三谏

    《礼记.曲礼下》:“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古代礼法认为,如果臣谏君连续三次不听,就算是到了一个适宜程度,应该停止进谏,不可无休止地去说。后因用为典实。唐.窦常《谒三闾庙》:“君非三

  • 鱼贯而入

    原为“鱼贯而进”。象游鱼似的一个接一个地前进或进入。邓艾(197-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初为司马懿掾属,建议在两淮屯田,广开漕渠。后为镇西将军,与蜀将姜维相拒。公元263年

  • 耳顺之年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六十而耳顺”指到了六十岁听别人言语便可辨别真假是非了。后以耳顺之年为六十岁的代称。

  • 不露圭角

    《礼记.儒行》“毁方而瓦合”汉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小人合也。”孔颖达疏:“圭角谓圭之锋铓有楞角。言儒者身恒方正,若物有圭角;不欲异众过甚,去其大圭角,言犹有小圭角也。”后因以“不露圭角”谓深

  • 巢由洗耳

    源见“许由洗耳”。称颂隐逸之士志行高洁,不近尘俗。唐李白《山人劝酒》诗:“举觞酹巢 由,洗耳何独清?”又《笑歌行》:“巢 由洗耳有何益,夷 齐饿死终无成。”

  • 文翁化俗

    《汉书.文翁传》载:文翁,汉 庐江 舒人。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在成都市中起学宫,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者用为郡县吏。每出巡视,率领学宫弟子同行,使传教令。蜀郡因此文风大振,教化大兴。后世

  • 书中有女颜如玉

    见〔书中自有颜如玉〕。

  • 香火因缘

    香火:旧时迷信,供奉神佛用的香和蜡烛。因缘:佛家语,即缘分。古时结盟须设香案,点燃香烛向神发誓。佛家因此称彼此意气契合为“香火因缘”,表示前世就已结盟好。后用以形容情意深切,相爱至深。陆法和,北齐人,

  • 鸣驺

    《文选》卷四十三南朝齐.孔德璋(稚珪)《北山移文》:“及其鸣驺入谷,鹤书赴陇,形驰魄散,志变神动。”唐.李善注:“臧荣绪《晋书》曰:‘驺,六人。’”驺,音zōu。古人把达官贵人出行时骑卒在前喝道称作“

  • 投棰

    同“投鞭断流”。唐杜牧《西江怀古》诗:“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词语投棰】   汉语大词典:投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