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嵇绍传》:“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武帝曰:‘《康诰》有言:“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及发诏征之,
同“不乐钟鼓养”。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鶢鶋至鲁门,不识钟鼓飨。”
书:《尚书》。儒家教授六经,各有目的。“书教”的意义与目的,则是使人“疏通知远”。《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絜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
同“腹蟹目虾”。梁启超《培根实验派之学说》:“当有自主之精神,不可如水母目虾,倚赖前代经典传说之语,先入为主之自蔽,然后能虚心平气以观察事物。”主谓 水母本身无眼,以附在身上的虾目为眼。比喻无主见,随
源见“莲社”。指晋高僧慧远在庐山倡结莲社的故事。宋吴潜《念奴娇.咏白莲用宝月韵》词:“应念社结庐山,翻嗤靖节,底事攒眉苦?”
源见“凤鸣朝阳”。指朝阳。唐温庭筠《和友人溪居别业》:“积润初销碧草新,凤阳晴日带雕轮。”【词语凤阳】 汉语大词典:凤阳
源见“鲲鹏展翅”。鹏飞,喻气象宏伟。南朝梁元帝《黄门侍郎刘孝绰墓志铭》:“曰风曰雅,文章动神,鹤开阮瑀,鹏翥杨循。”【词语鹏翥】 汉语大词典:鹏翥
《楚辞.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曰:‘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战国楚爱国诗人屈原,在《卜居》中曾记述请太卜郑詹尹为自己决疑,有“宁诛锄草
同“司空见惯”。宋晁补之《行香子.赠轻盈》词:“司空自惯,狂眼须惊。”
同“吐哺握发”。《后汉书.高彪传》:“昔周公旦,父文兄武,九命作伯,以尹华夏,犹挥沐吐餐,垂接白屋,故周道以隆,天下归德。”并列 比喻礼贤下士。《后汉书·高彪传》:“昔周公旦,父文兄武,九命作伯,以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