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舂
同“伯鸾舂”。清 端木埒《齐天乐.忆松》词:“任是虬姿,依然无恙,庑下梁舂难赁。”
同“伯鸾舂”。清 端木埒《齐天乐.忆松》词:“任是虬姿,依然无恙,庑下梁舂难赁。”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三五:“方上之复辟也,(徐)有贞嗾言官以迎立外藩议,劾王文,且诬(于)谦,下狱。所司勘之无验。……有贞曰:‘虽无显迹,意有之。’法司萧维桢等阿亨辈,乃以‘意欲’二字成狱。”
源见“狐死首丘”。谓死在故乡或归葬故乡。明宋濂《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吾出千万死至此,吾意能归正丘首,岂知死于道路。”见“狐死首丘”。明·宋濂《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吾出千万死至此,吾意能~,岂知死于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聪者料兴亡于遗音之绝响,明者觌(dí见)机理于玄微之未形。”原指已经散失的乐调,后泛称不可再见的流风余韵。晋.袁宏《东征赋》:“惟吾生于末运,托一叶于邓林。顾微躯之渺渺,若
原作“众心成城”。意思是说: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堡一样不可摧毁。后则比喻只要大家团结,力量就无比强大。【出典】:参见“众口铄金”条【例句】: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众心成城。俗说曰:众人同心者,
源见“南风不竞”。谓南音气势强劲。清左宗棠《秋日泛舟泉湖作》诗:“频年南风竞,靖内先戎索。”
天:指所依靠的事物。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吃饭是民众的头等大事。语出《三国志.吴志.陆凯传》:“先帝叹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衣其次也。三者,孤存之于心。’”《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十年二月壬
指:指责。 受到众多人的指责,就是不生病自己也会死去。 极言人言可畏,众怒难犯。语出《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病而死。’臣常为之寒心。”《宋书.颜延之传》:“于是感苟锐之志,驰倾觖
刘玄石酒醉三年后方醒的故事。晋代张华《博物志》卷五:“昔刘玄石于中山酒家沽酒,酒家与千日酒饮之,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大醉,不醒数日,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具棺殓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前来沽酒,醉当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先主领荆州,统以从事守耒阳令,在县不治,免官。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外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三国时庞统,被刘备任命为
劳:劳苦。 我是多么劳苦啊! 原是自叹劳苦之辞。语出《诗.小雅.绵蛮》:“道之云远,我劳如何!”后也用作怀人之语。“劳”作“忧愁”“操心”解。三国.魏文帝《与朝歌令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