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枭首

枭首

枭(xiāo消)首:古代酷刑之一,砍下人头悬挂在高杆上示众。此典指秦始皇的母亲——皇太后,宠幸假宦官嫪毐(lào ǎi涝矮),嫪毐叛乱,被秦始皇发令捕捉,砍头悬挂示众。后以此典比喻极刑处死。嫪毐(?——前238年),战国末年由吕不韦献给皇太后的假宦官,因得皇太后宠信,权势很大,门下有食客千人,家僮数千人。秦王政(即秦始皇)八年(前239年),封为长信侯,以山阳(今河南焦作东南)和河西、太原两郡为封地。次年,秦王政举行冠礼,准备亲政,嫪毐起兵叛乱,秦王政当即通令全国:有活捉嫪毐的,赏钱百万;杀死他的,赏钱五十万。嫪毐等人全部捉到。卫尉(官廷卫队长官)竭、内史(管京城政事的长官)肆、佐弋(yì一,管皇帝射猎的副长官)竭、中大夫令(中大夫的主管官)齐等二十人都被砍头,车裂肢解示众,灭了他们的家族。此典又简作“枭”。

【出典】:

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227页:“即令国中:有生得(活捉)毐,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车裂(酷刑,人肢体分绑在几辆车上,撕裂而死)以徇(xùn殉,示众),灭其宗。”

【例句】:

汉·崔寔《政论》:“昔高祖令萧何作九章之律,有夷三族之令。黥、劓、斩趾、断舌、枭首,故谓之具五刑。” 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幸而破绍,枭其二子。” 宋·高承《事物纪原·律令刑罚部·枭首》:“昔黄帝斩蚩尤悬首军门,此枭首之起也。”


悬首于木谓之 “枭 ( xiāo) 首”。

“首”谓 “首级”( 头) 。 “枭”为何义呢? 为什么说是 “枭首”呢?

“枭”,传说是一种食母的恶鸟,忘恩负义之辈,故 “枭雄”即指强悍、凶残之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二十人皆枭首。”裴骃集解: “县 ( 悬) 首于木上曰枭。”杀了坏人以后,将其头挂在木上示众,这就叫做 “枭首”。

“枭”为古代极刑之一。汉高祖刘邦曾命丞相萧何制定了 “九章之律”,有灭三族的刑罚。其中有这样五刑: 脸上刺字,削掉鼻子,砍断脚筋,割断舌头,悬首于木。最后一刑便是 “枭首”。

枭,《说文·木部》: “不孝鸟也。故日至捕枭磔 ( zhé) 之。”段注: “《五经文字》曰: ‘从鸟,在木上。’隶省作枭。然则 《说文》本作枭甚明。今各本云: ‘从鸟,头在木上。’而改篆作枭,非也。此篆不入鸟部,而入木部者,重磔之于木也。”

“磔”,分尸之刑。

依此说,“枭”原本作 “”,因篆字变为隶书而作 “枭”,所以在此情况之后, “各本”字书皆认为此字形义为 “鸟头在木上”,《说文》也就将此字收入木部而不入鸟部 ( 重磔于木) 。

这就很清楚地说明了 “悬首于木”为什么叫做 “枭首”了。人首悬于木犹枭之首 “在木上”一样。这里有个心理暗示是: 罪犯如枭一般可恨、可恶,应去其首并悬挂于木示众。

同字段玉裁注: “如淳曰: 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作枭羹以赐百官,以其恶鸟,故食之也。”

传说还有一种食父的恶兽叫 “破镜”,故有 “枭破镜”一语以喻忘恩负义。黄帝曾 “欲绝其类使百吏祠皆用之”,将他们作为祭祀品而灭绝其类 ( 说详 《汉书·郊祀志》注引孟康说) 。


【词语枭首】   汉语词典:枭首

猜你喜欢

  • 咏史夜

    同“袁宏夜吟”。唐孟浩然《送薛逢之宣州谒废使》诗:“牛渚何时到,渔船几处停。遥知咏史夜,谢守月中听。”

  • 范丹投钱

    宋.李昉等编修《太平御览》卷四二五引谢承《后汉书》(《御览》作谢为,误):“范丹姊病,往看之。姊设食;丹以姊婿不德,出门留二百钱,姊使人追索还之,丹不得已受之。闻里中刍藁(割草的意思)僮仆更相怒曰:‘

  • 屋角成金字

    《北史.斛律金传》:“金性质直,不识文字,本名敦,苦其难署,改名为金,从其便易,犹以为难。司马子如教为金字,作屋况之,其字乃就。”斛律金是个文盲,原名敦,他觉得敦字笔划太多很不易学,就改名为金。但金字

  • 谢生屐

    同“谢公屐”。宋姜夔《水调歌头》词:“不问王郎五马,颇忆谢生双屐。”

  • 轻车熟道

    同“驾轻就熟”。续范亭《莫干山》诗:“轻车熟道寻秋去,偕友傍午发临安。”【词语轻车熟道】  成语:轻车熟道汉语大词典:轻车熟道

  • 龟献

    《艺文类聚》卷九六引《符子》:“邦人献燕昭王以大豕者,曰:‘于今百二十岁。’邦人谓之‘仙豕’。其群臣言于昭王曰:‘是豕无用。’王命宰夫膳之。豕既死,乃见梦燕相曰:‘今仗君之灵而化吾生也,始得为鲁津之伯

  • 双林

    借指僧人去世之地。唐李白《为窦氏小师祭璿和尚文》: “宝舟辍棹,禅月掩魄,痛一往而无踪,怆双林之变白。”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法云寺》: “摹写释迦牟尼真容,似丈六之见鹿苑; 神光壮丽,若金刚

  • 鸡黍期

    同“鸡黍约”。唐高適《赠别王十七管记》诗:“款曲鸡黍期,酸辛别离袂。”【词语鸡黍期】   汉语大词典:鸡黍期

  • 邹衍谈天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曰:“邹衍之所言五德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后以“邹衍谈天”比喻

  • 凌波步

    源见“洛神”。美人轻盈的步履。宋周邦彦《瑞鹤仙.高平》词:“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