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松筠之节

松筠之节

筠,原指竹子的青皮,此处泛指竹。形容像松竹一样,具有坚韧不拔、岁寒不凋的坚贞节操。后来用以赞颂品德高尚的人。出自隋文帝杨坚之语。杨坚事迹参见“同生共死”条。北周宣帝去世后,杨坚以后父身份入宫辅政,独揽大权,遭到周室重臣尉迟迥、司马消难等人起兵反对。面对各种反对势力的责难和进攻,杨坚感到十分担心。他尤其害怕当时已臣服的南朝梁主萧岿(kuì亏)也乘机行动。正好这时萧岿派了柳庄来长安。杨坚为了稳定江南,便对柳庄说:“以往我征江陵时,就曾得到梁主的照顾,现今我受辅国之命于主上年幼,时事多艰之日,实在感到惭惧不安。而梁主累世功德,又在此时向朝廷表示诚意,实在是‘松筠之节’可鉴。”公元581年,杨坚篡夺了北周政权,建立了隋王朝。

【出典】:

隋书》卷66《柳庄传》1551页:“及高祖辅政,萧岿令庄奉书入关。时三方搆难,高祖惧岿有异志,及庄还,谓庄曰:‘孤昔以开府从役江陵,深蒙梁主殊眷。今主幼时艰,猥蒙顾托,中夜自省,实怀惭惧。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君还本国,幸申孤此意于梁主也。’”

【例句】:

清·李汝珍《镜花缘》卷首题词:“其人清介比水石,节操同松筠,胸怀潇洒常如春。”


偏正 筠,竹。松竹枝叶常青经冬不凋,用以比喻坚贞的节操。《隋书·柳庄传》:“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褒义。常用于赞扬忠贞不二的精神。 →始终不渝 矢志不移 ↔出尔反尔 二三其德 见利忘义


【词语松筠之节】  成语:松筠之节汉语词典:松筠之节

猜你喜欢

  • 韩冢鸳鸯

    源见“相思树”。比喻殉情夫妻。明徐渭《握锥郎》诗:“韩冢鸳鸯死越芬,青陵一曲崩高云。”

  • 问周鼎

    同“问鼎”。清黄遵宪《述怀再呈霭人》诗:“今年问周鼎,明年索赵璧。”陈毅《赣南游击词》:“强寇北国问周鼎,大军西去渡金沙,抗日要开花。”

  • 案头萤火

    同“案上萤”。清孙枝蔚《喜张稚恭南还因有赠》诗:“案头萤火干虽久,瓮里葡萄满自如。”

  •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与:给予。 人家不要的,我买过来;人家需要的,我再卖出去。 指商人经商,善于掌握行情,窥伺时机,牟取暴利。语出《史记.货殖列传》:“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而自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 徐妃半妆

    同“徐妃半面妆”。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乾符中,蒋凝应宏辞,为赋止及四韵,遂曳白而去。试官不之信,逼请所试,凝以实告。既而比之诸公,凝有得色。试官叹息久之,顷刻之间,播于人口。或称

  • 辽东田

    《三国志.魏书.管宁传》:“管宁字幼安,长八尺,美须眉。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邴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文选》卷三〇唐.李善注引晋.皇甫谧《高

  • 莺谷新迁

    同“莺迁乔木”。唐 蒯希逸《和主司王起》诗:“龙门旧列金章贵,莺谷新迁碧落飞。”

  • 成风斤

    源见“郢匠挥斤”。形容精湛的技艺。唐李白《古风》之三五:“安得郢中质,一挥成风斤。”【词语成风斤】   汉语大词典:成风斤

  • 辽东鹤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

  • 科头

    本指战士不戴头盔,后来泛指不戴帽子。《史记.张仪列传》:“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跿跔科头,贯颐奋戟者,至不可胜计。”裴駰集解:“跿跔:音徒俱,跳跃也。……科头谓不著兜鏊入敌。”唐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