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

指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杞国有一个人,耽心天塌地陷,无处安身,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的一个朋友,很为他整天发愁而担心,便去开导他说。天,是由大气积聚而成,没有什么地方没有空气,你伸腿弯腰,呼吸空气,无日不在天中生活,为什么还耽心天塌地陷呢?那个人说,天如真是由积气构成,那么,太阳、月亮、星星不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只是能发光的空气,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着人。杞人又道,那么,地要塌陷又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地,是由土块堆积而成,四面八方,到处都是泥土,你举脚走路,整天在大地上行走,何必耽心它会塌陷呢?杞人听了,如释重负,十分高兴。那个开导他的人也如释重负,感到十分高兴。

【出典】:

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例句】:

唐·李白《李太白诗》3《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清·赵翼《瓯北诗钞·绝句二冬暖》:“阴阳调燮何关汝,偏是书生易杞忧。”


主谓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语本《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廖辉英《爱情良民》:“但转念一想,自己未免~,当事者都不想那么多,她干吗如此紧张?”△贬义。多用以表示胡思乱想方面。→庸人自扰。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杞人之虑”。


【典源】《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呲(ci) 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今译】 周代杞国有个人害怕天塌地陷,使其无处安身,以致愁得寝食俱废。另一个人为他担忧,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无处无气。你俯仰呼吸,都是在天的里面,怎么还会怕坠落呢?”忧者说:“天如果是积气,那日月星辰不要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积气中有光芒的东西,即使坠落,也不会受伤害。”忧者又问:“那地坏怎么办?”开导者说:“地,不过是积聚的泥土,无处无泥土,充满四方。你行走跳跃,都是在地上,怎么还怕它毁坏呢?”忧者才恍然大悟,高兴起来。

【释义】 后以此典指不必要的、多余的忧虑; 也用以借指皇帝死。

【典形】 杞国痛天摧、杞国忧、杞人忧、杞人忧天、杞天崩、杞忧天坠、杞忧、杞再崩、青天坠、人忧杞国天、天坠忧、忧天、忧天倾、天坠杞人忧、忧天语、杞人思。

【示例】

〔杞国痛天摧〕 宋·黄庭坚《次韵子瞻武昌西山》:“谪去长沙忧服入,归来杞国痛天摧。”

〔杞国忧〕 唐·刘禹锡《敬宗皇帝挽歌》之二:“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

〔杞人忧〕 明·杨慎《七犯玲珑·半溪李丙》:“壮心休,逃名宇宙,瞠眼尧天荡荡,不抱杞人忧。”

〔杞人忧天〕 清·邵长蘅《守城行纪时事也》:“纵令消息未必真,杞人忧天独苦辛。”

〔杞天崩〕 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杞忧〕 清·赵翼《冬暖》:“阴阳调燮何关汝,偏是书生易杞忧。”

〔杞忧天坠〕明·张煌言《得故人书至自台湾》:“杞忧天坠属谁支,九鼎如何系一丝。”

〔青天坠〕 元·张昱《感事》:“杞人惟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干。”

〔人忧杞国天〕清·沈元沧《夜雨与友人感赋》:“虚疑世有桃源路,共笑人忧杞国天。”

〔天堕忧〕清·黄遵宪《伦敦大雾行》:“乌知都城不见日,人人反抱天堕忧。”

〔忧天〕 宋·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忧天倾〕 唐·李白 《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词语杞人忧天】  成语:杞人忧天汉语词典:杞人忧天

猜你喜欢

  • 羲和

    源见“羲和驭日”。传说中驾御日车之神。指代太阳。《后汉书.崔骃传》:“氛霓郁以横厉兮,羲和忽以潜晖。”李贤注:“羲和,日也。”【词语羲和】   汉语大词典:羲和

  • 辽东鹤

    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

  • 祸枣灾梨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六:“至于交通声气,号召生徒,祸枣灾梨,递相神圣。”“祸枣灾梨”又作“灾梨祸枣”。旧时多用枣木和梨木雕板印书,后因用指泛滥杂芜没有价值的书籍。清.赵翼《题袁子才小仓山房集》:“

  • 漂母恩

    源见“一饭千金”。指别人施予的恩惠。清顾炎武《吴兴行赠归高士祚明》:“宁受少年侮,不感漂母恩。”

  • 玉女披衣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梁乡西津有玉女冈。天当雨,辄先涌五色气于石间。俗谓玉女披衣。”又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玉女峰,《舆地记》云:‘岗,天将雨,石间即涌出五色云气。百姓咸云:玉女披衣。’”玉女峰

  • 宛若

    《史记.孝武本纪》:“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宛若祠之其室,民多往祠。”裴骃集解引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宛若,字。”宛若,本为汉代女子名,后用为妯娌的代称。《聊斋志异.

  • 劳者歌其事

    见〔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 山川米聚

    源见“伏波聚米”。谓山川起伏,蜿蜒丛聚。清洪昇《长生殿.神诉》:“俯视尘寰,山川米聚。”主谓 登高鸟瞰,山川起伏,如米粒聚集。语本《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势,开示众军

  • 二十四宾客

    同“二十四友”。宋王十朋《二月望日欲劳农于弁山会风雨作》诗:“天遣吾来此劳农,要令遗躅访颜公。虽无二十四宾客,诗酒略追前时风。”【词语二十四宾客】   汉语大词典:二十四宾客

  • 古货难卖

    宋.欧阳修《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诗:“苏豪以气栎,举世徒惊骇;梅穷独我知,古货今难卖。”子美,苏舜钦字;圣俞,梅尧臣字,皆宋时著名诗人。“古货难卖”系赞扬梅尧臣很有才能,但不为世所用。后以此指人怀高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