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桃在露井上,李树在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后以“李代桃僵”喻弟兄能同甘苦。清黄遵宪《感事》诗:“芝焚蕙叹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亦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旧题明陈继儒《真傀儡》:“古来史书上呵,知多少李代桃僵。”


主谓 李树替桃树枯死。比喻兄弟友爱互助。语本《乐府诗集·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后也比喻以此代彼或替人受过。《歧路灯》60回:“到了二更天,正赌得热闹,只听得后边哭喊叫骂起来。原是貂鼠皮见夏逢若门户上不留心,便生了个‘~’之心。”△本义为褒义,后将比喻义转为中性或贬义。多用于代人受过。→偷梁换柱 代人受过 ↔相煎何急 委过于人 嫁祸于人。也作“桃僵李代”。


【典源】《乐府诗集》卷二十八古辞《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今译】 古辞《鸡鸣》诗中写道:“桃树生在露井上,李树长在桃树旁。虫子来咬桃树根,李树代桃被咬僵。树木尚且身相代,兄弟情谊却相忘。”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典形】 代僵之李、将李代桃、僵桃、李代桃僵、桃僵。

【示例】

〔代僵之李〕 唐·李商隐《道士胡君新井碣铭》:“丹灶飞华,宁有代僵之李? 赤箫遗响,终无半死之桐。”

〔将李代桃〕 清·孔尚任 《桃花扇》:“将李代桃,一举四得,倒也是个妙计。”

〔僵桃〕 宋·杨亿《秋夕池上》:“僵桃虫自蠹,怪石藓交侵。”

〔李代桃僵〕 清·黄遵宪《感事》:“芝焚蕙叹嗟僚友,李代桃僵泣弟兄。”

〔桃僵〕 宋·黄庭坚《再和寄子瞻闻得湖州》:“桃僵李为仆,芝焚蕙增叹。”


【词语李代桃僵】  成语:李代桃僵汉语词典:李代桃僵

猜你喜欢

  • 周宋镡

    《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卫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庄周在《说剑》篇中对赵文王极力夸张天子之剑的壮伟,说以周、宋两国为其剑环(

  •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五蠹》:“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故曰事异则备变。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周文王行

  • 田氏紫荆

    源见“田家荆合”。喻兄弟。清程鸿诏《新水令.壬子岁题尹畊叔小照》套曲:“看田氏紫荆稠,荀氏八龙虬。记从前让枣分梨候,到此日连床听雨秋。”

  • 景升豚犬

    《三国志.吴主传》“曹公攻濡须,权与相距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松之注引《吴历》曰:“公见舟船器仗军物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景升,刘表字。当东汉末群雄并

  • 余威震于殊欲

    殊俗:指不同风俗地区。 残余的威势还能使远近地区震慑。 表示声威赫赫无比。语出汉.贾谊《过秦论.上》:“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隋书.杨玄感传.论》:“高祖内绥外御,日不暇给。服猾夏之虏,扫黄

  • 题字柱

    源见“题桥柱”。借指立志求取功名富贵之处。清赵翼《卢抱经学士以雍正壬子补弟子员今岁壬子又见诸子游庠作重逢入泮诗纪事敬贺四律》之二:“尚有昔年题字柱,便当古迹弃?关。”

  • 渔阳掺

    同“渔阳掺挝”。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声烦《广陵散》,杵急《渔阳掺》。”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词语渔阳掺】   汉语大词典:渔阳掺

  • 椽笔

    源见“大笔如椽”。指大手笔,称誉他人文才出众。宋王安石《英宗皇帝挽辞》之一:“谁当授椽笔,论德在琼瑶。”金刘迎《代王簿上梁孟容副公》诗之一:“妙年椽笔赋《长杨》,一日名声满四方。”“椽”( chuán

  • 黍稷情

    源见“黍离愁”。指亡国的感慨。清方文《喜龚孝升都宪至》诗之二:“每涉江 淮路,偏多黍稷情。”【词语黍稷情】   汉语大词典:黍稷情

  • 愚妇轻买臣

    《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艾,音yì,同刈,割斫),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勿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