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月旦评

月旦评

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堂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月旦,农历每月初一。东汉时,汝南平舆人许劭,与其兄许靖俱有高名,经常品评人物,每月更换品题,时人称为“月旦评”。后因以“月旦评”、“月旦”、“汝南月旦”为品评人物的典故。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仙人岛》:“每数句,姊妹必相耳语,似是月旦之词,但嚅嗫不可辨。”唐.李商隐《为李贻孙上李德裕启》:“叨延月旦之评,长积竹枝之恋。”


【典源】《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今译】 后汉许劭为汝南人,与其从兄许靖名声都很大,言论为人所重,喜欢在一起评论乡里人物,每月都要更换对每个人的评论内容。因此汝南有“月旦评” (月旦: 每月初一)。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评论人物、作品,定其高下,多指权威性的评论。

【典形】 评月旦、汝南评、汝南月旦、许劭评、许氏评、月旦、月旦评、月旦汝南、月旦堂、月评、高月旦。

【示例】

〔评月旦〕 明·徐渭《冯刑部索书册》之二:“老矣何心评月旦,不胜乡曲念依依。”

〔汝南评〕 宋·王安石《舟还江南阻风》:“几时重接汝南评,两桨留连不计程。”

〔汝南月旦〕 明·徐渭《倪某别有三绝见遗》:“汝南月旦君如准,好握山中宰相权。”

〔许劭评〕 元·汤式《普天乐·别友人往陕西》:“休言许劭评,不买君平卦。”

〔许氏评〕 唐·李商隐《送千牛李将军赴阙》:“幸藉梁园赋,叨蒙许氏评。”

〔月旦〕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

〔月旦评〕 唐·陆龟蒙《袭美先辈以所献五百言见和》:“纵有月旦评,未能天下知。”

〔月旦汝南〕 清·丘逢甲 《广州晤刘葆贞编修》:“月旦汝南逢许劭,人才江左数刘琨。”

〔月旦堂〕 宋·苏轼《南歌子·别润守许仲途》:“欲执河梁手,还升月旦堂。”

〔月评〕 元·耶律楚材《赠贾非熊抟霄》:“二陆尊贤擅美声,月评难弟亦难兄。”


【词语月旦评】  成语:月旦评汉语词典:月旦评

猜你喜欢

  • 渔阳三弄

    同“渔阳掺挝”。清沈起凤《谐铎.穷士扶乩》:“诗肠龌龊,何时湔洗,吾当借康家鼓,作《渔阳三弄》也。”【词语渔阳三弄】  成语:渔阳三弄汉语大词典:渔阳三弄

  • 鱼目混珠

    《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后因以“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玉娇梨》十二回:“唯门生以鱼目混珠,有辱宗师藻鉴。”主谓 鱼眼睛混杂在珍珠里。比喻以假充真。语本《参同契》上:“鱼目岂为珠,

  • 卓氏之逃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容间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

  • 羊头狗肉

    同“挂羊头卖狗肉”。郭沫若《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的我见》:“在我们凡百事情都是羊头狗肉的中国,一切原则都要生出例外。”并列 挂的是羊头,卖的是狗肉。比喻表里不一,名实不符。郭沫若《文艺论集·太戈尔来华

  • 久留郎署

    源见“郎潜白发”。谓久居下位怀才不遇。唐骆宾王《帝京篇》:“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 怛化

    《庄子.大宗师》:“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犁往问之。曰:‘叱!避,无怛化!’”郭象注:“夫死生犹寤寐耳,于理当寐,不愿人惊之,将化而死,亦宜无为怛之也。”意谓人之死乃自然变化,不

  • 越鸟南枝

    《文选》卷二十九《古诗十九首》其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越鸟为南方之鸟,故在向南的树枝上筑巢。古诗以此表达依恋故乡之意。

  • 周颙趋阙

    源见“北山移文”。指隐士改节出仕。宋陈与义《别诸周》诗之二:“不似周颙趋阙去,山灵应许却归来。”

  • 鹿啣花

    宋.刘斧《青琐高议.鹿啣牡丹》:“宫中牡丹品最上者御衣黄,次曰甘草黄,次曰建安黄。次皆红紫,各有佳名,终不出三花之上。他日宫中贡一尺黄,乃山民王文仲所接也。花面一尺,高数寸,只开一朵,绛帏笼护之。帝未

  • 素王之业

    指孔子作《春秋》的事业。汉代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于《春秋》。”意思是说孔子著书,是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所以叫“素王”。【词语素王之业】  成语:素王之业汉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