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人的器度及识见。《新唐书.裴行俭传》:“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致远:造诣。意思是先要靠器识,然后才是文学和技艺。【词语器识】 汉语大词典:器识
微:假若不是。斯人:这样的人,指有德之人。谁与归:即“与谁归”。归:归向。 除了这样的人,还能与谁同道? 常用于对德高望重者的赞叹。语出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元.陆文圭《
《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夜郎为汉时西南区一小国。后因以“夜郎自大”谓妄自尊大。清李慈铭《读郁永河〈采硫日记〉》:
源见“生刍致祭”。指奔赴远方祭奠亡友。清毛奇龄《吊姜贞毅诗》之五:“长窥封事泪如流,千里生刍愧未投。”
源见“绝麟”。指悲叹生不逢时。明徐渭《予寓圃亦产双瓜方稚如琴轸为人落之》诗:“夜夏啼周日,麒麟哭鲁年。”
同“钧天广乐”。唐鲍溶《湘妃列女操》诗:“云和经奏钧天曲,乍听宝琴遥嗣续。”【词语钧天曲】 汉语大词典:钧天曲
降低志气,辱没身分。 表示与世俗合流。语出《论语.微子》:“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三国.魏.王粲《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仁君当降志辱身,以济事为务
佛家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也泛指一切妖魔鬼怪。《药师经下》:“信世问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并列 邪魔,妖魔。原为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妖魔、邪说及行为。后泛指异端邪说或不正当的门路。《
《易.剥》:“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王弼注:“君子居之,则为民覆荫,小人用之,则剥下所庇也。”孔颖达疏:“君子得舆者,若君子而
源见“南风不竞”。比喻争战中一方力量衰弱,已成失败之势。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一:“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