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旧书要不厌其烦地读它百遍,一边熟读,一边深思,你就能明白它的义理。 表示书要熟读深思,才能有收获。语出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川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谢觉哉《不惑集.应该“熟读”而又“深思”》:“‘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旧书如此,何况乎党的文件!”也单引〔旧书不厌百回读〕。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一一:“《前汉书.高祖纪赞》云:“‘丰公盖太上皇父。’予自少时读班史,今六七十年,何啻百遍?初不记忆高祖之祖称丰公,比再阅之,恍然若昧平生。旧书不厌百回读,信哉!”


猜你喜欢

  • 马浡牛溲

    见“牛溲马勃”。清·薛雪《一瓢诗话》174:“稗官野史,尽作雅音,~,尽收药笼。”【词语马浡牛溲】  成语:马浡牛溲汉语大词典:马浡牛溲

  • 刀头蜜

    《四十二章经》:“财色之于人,譬如小儿贪刀刃之蜜,甜不足一食之美,然有截舌之患也。”后以“刀头蜜”喻危险而诱人的小利。宋薛季宣《读邸报》诗:“世味刀头蜜,人情屋上乌。”【词语刀头蜜】  成语:刀头蜜汉

  • 丰年玉,荒年谷

    《世说新语.赏誉》:“也称庾文康(庚亮)为丰年玉,稚恭(庾翼,字稚恭)为荒年谷。庾家论云:‘是文康称恭为荒年谷,庾长仁(庾统)为丰年玉。’”刘孝标注:“谓亮(庾亮)有廊庙之器。”庾亮有治国之才,被誉为

  • 思齐

    《诗.大雅.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毛传:“齐,庄也。”郑玄笺:“常思庄敬者,大任也,乃为文王之母。”后因以“思齐”赞美母教及内助之贤。汉蔡邕《太傅安乡侯胡公夫人灵表》:“体季兰之姿,蹈思齐之

  • 礼不下庶人

    不要求平民百姓讲究礼仪;意思是他们不配讲礼。《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词语礼不下庶人】   汉语大词典:礼不下庶人

  • 未知鹿死谁手

    鹿:指猎取的对象,常比喻政权或其他胜利果实。语本《汉书.蒯通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 不知道最后胜利属于谁。语出《晋书.石勒载记下》:“勒因飨酒酣,笑曰:‘朕

  • 百二雄关

    同“百二山河”。明阮大铖《燕子笺.守溃》:“百二雄关,临风一剑寒;老当益壮,只手塞泥丸。”

  • 鳌背三山

    源见“龙伯钓鳌”。借指海岛上的山。元张翥《寄观志能照磨》诗:“鳌背三山最上峰,美人手把玉芙蓉。”

  • 寒瘦

    同“郊寒岛瘦”。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八:“若香山之老妪可解,卢仝、长吉之牛鬼蛇神,贾岛之寒瘦,山谷之桀骜,虽各有一境,不学无害也。”【词语寒瘦】   汉语大词典:寒瘦

  • 泣二桃

    源见“二桃杀三士”。慨叹壮士为阴谋所害。清吴兆骞《感怀诗呈家大人》之二:“谤书何事腾三箧?壮士由来泣二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