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珠
东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味勒国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宫,得泪珠,则鲛人所泣之珠也。”
日南珠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宝珠。相传味勒国在日南方,那里的人身高七尺,发长及踵,常骑象下海取宝,宿鲛人宫,所取鲛人的泪珠,称“日南珠”。后因用为咏宝珠的典故,或以代指泪。
唐.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诗之一:“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
东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味勒国在日南,其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宫,得泪珠,则鲛人所泣之珠也。”
日南珠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宝珠。相传味勒国在日南方,那里的人身高七尺,发长及踵,常骑象下海取宝,宿鲛人宫,所取鲛人的泪珠,称“日南珠”。后因用为咏宝珠的典故,或以代指泪。
唐.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诗之一:“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如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下榻叩头,言:“阿瓕(音nǎi,同奶;阿奶,母亲的意思)老且病,贺不愿去。
重(chóng虫)足而立:两脚叠立,一脚立地,另一脚跟压在立地脚背上。此典指汲黯(àn岸)责说张汤苛法,使人们叠足不敢跨步。比喻人人恐怖,连跨步都不敢;或比喻敢怒而不敢言。汲黯(?——前112年),字
仕:做官。义:适宜。 不做官是不合理的。 古代儒家认为不做官,就会使君臣关系废弃,因而是不适宜的。语出《论语.微子》:“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晋.葛洪
《战国策.赵策三》:“魏魀谓建信君曰:‘人有置系蹄者而得虎。虎怒,决蹯而去。虎之情,非不爱其蹯也。然而不以环寸之蹯,害七尺之躯者,权也。”后遂以“绝蹯”喻做事权衡轻重,不因小失大。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
同“狡兔死,走狗烹”。《晋书.刘牢之传》:“鄙语有之:‘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殚,猎犬烹。’故文种诛於句践,韩 白戮於秦 汉。”
《礼记.檀弓上》:“子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昔者夫子言之曰:吾见封之若堂者矣。’”东汉.郑玄注:“封,筑土为垄,堂形四方而高。”据《礼记》载,孔子曾以“若堂封”形容古代坟墓方而
同“渭滨叟”。唐储光羲《哥舒大夫颂德》诗:“超超渭滨器,落落山西名。”
源见“平生无长物”。形容生活简朴。宋陆游《初夏》诗之二:“室无长物惟空榻,头不加巾但小冠。”【典源】《世说新语·德行》:“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diàn),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
是非:对的和错的,正确与错误。 评判是非之心,每个人都有。语出《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昔者陈寿《三国志》,纪魏而传吴蜀,习凿齿《汉晋春秋》,正其统矣
《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后因以“龙蛰蠖屈”喻隐居不仕。明张居正《答司空陆五台书》:“今岁传胪小儿,即少时妄对隐士绝无才者也。公当盛汉之隆,而龙蛰蠖屈,不一建立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