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既来之,则安之

既来之,则安之

来,原指招徕。即把远方的百姓招引到自己的国家里来。来了之后,就要把他们安顿好。后则形容如已到一个新环境,就要在那里安心地生活下去。春秋末年,鲁国执政大夫季孙氏打算向鲁国边境上的一个附庸小国颛臾用兵,以扩大自己地盘。季氏家臣冉有和子路向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并为季孙氏行动加以辩解。孔子立即对他们进行了批评,并说古代诸候和大夫都不怕财富少,而怕不平均,不怕穷而怕不安定。如果能做到这些,即使远方人不信服,也不用武力攻打,而是用仁义感化招徕他们,如果已来投奔,就要设法让他们安顿下来,现在你们作季氏家臣,不但不能使远方人民受感化而前来投奔,反而在内部掀起战争。我担心季氏所忧虑的不在于颛臾这个小国,却在宫廷之内啊!

【出典】:

论语·季氏》:“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例句】:

元·吴昌龄《张大师》第一折:“你原来是桂花仙子……既来之,则安之。仙子请坐,容小生递一杯酒咱。仙子满饮此杯。”


其他 已经到了这里,就应该适应这里环境而安下心来。语出《论语·季氏》:“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高和《越轨诉讼》:“程石说~,干脆咱们都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清扫清扫,彻底轻松一下。”△多用于表示人的处事行为。↔挥之不去


【词语既来之,则安之】  成语:既来之,则安之汉语词典:既来之,则安之

猜你喜欢

  • 待月西厢下

    厢:厢房。正房两边的房子。 在西边的厢房外边等待皓月初升。 常用作与情人幽会之辞。语出唐.崔莺莺《答张生》:“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宋.贺铸《踏莎行.晕眉山》:“殢酒伤

  • 贪人积胡椒

    同“胡椒八百斛”。宋陈与义《再用迹字韵成一首呈判府》:“贪人积胡椒,智不到鬼录。”

  • 凤凰衔诏

    同“木凤衔书”。唐钱起《送张员外出牧岳州》诗:“凤凰衔诏与何人,喜政多才宠寇恂。”

  • 非熊非虎

    同“非虎非熊”。宋李曾伯《醉蓬莱.癸丑寿吕马帅》词:“老子家声,六韬亲授,渭水归来,非熊非虎。”【词语非熊非虎】   汉语大词典:非熊非虎

  • 千日睡

    同“千日醉”。陶牧《戏叠剑华韵》:“醉后不辞千日睡,酒中幸得一时名。”

  • 金埒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于时人多地贵,济(王济)好马射,买地作埒,编钱匝地竟埒,时人号曰‘金埒’。”徐震堮校笺:“谓筑短垣围之以为界埒。”后以“金埒”指豪侈的骑射场。借指生活奢靡。唐李端《

  • 绿肥黄瘦

    见“绿肥红瘦”。柳建伟《煞庄亡灵》:“清明前后,是涅阳最美的时节。赵河两岸更是秀丽无比。豫西平原辽阔无垠,赵河两边尽是望不到边的碧绿。中间偶有人家留块春地,却用它裸着的褐黄,~,使这混沌一片的绿,显出

  • 五里雾

    《后汉书.张霸传》附张楷传:“(楷)性好道术,能作五里雾。”后汉张楷字公超,隐居弘农,学者随之,所居成市。好道术,能为五里雾。后华山南有公超雾市(查阅后汉书、解释之)。旧以此用为神仙法术,或堕入迷惘之

  • 河尹与孔融

    《后汉书》卷七十《孔融传》:“融幼有异才。年十岁,随父诣京师。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妄接士宾客,敕外自非当世名人及与通家,皆不得白。融欲观其人,故造膺门……膺大笑曰:‘高明必为伟器。’”河南尹李膺

  • 人,有生之最灵者也

    见〔人为万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