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敢怒而不敢言

敢怒而不敢言

唐.杜牧《阿房宫赋》:“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秦始皇的残暴统治,使其完全失尽人心,人们心中气愤而嘴上不敢说出来。后因以“敢怒而不敢言”形容心里感到气愤,但慑于某种威势,不敢用语言表达出来。

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这兵丁或者从前赏罚里面,有憾于李中堂,却是敢怒而不敢言,一向无可发泄,忽然遇了这件事,他便借着神道为名,把他提名叫姓的,痛乎一骂,以泄其气,也是料不定的。”


并列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语本唐·杜牧《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老舍《断魂枪》:“看了看沙老师的脸,他~地说了声‘是啦!’走出去,撅着大嘴。”△用于描写受屈。→敢怨而不敢言 道路侧目 道路以目 ↔敢怒敢言 带怒直言犯颜直谏。也作“敢怒不敢言”。


【词语敢怒而不敢言】  成语:敢怒而不敢言汉语词典:敢怒而不敢言

猜你喜欢

  • 分陕

    同“裂陕”。《三国志.高堂隆传》:“今既无卫侯、康叔之监,分陕所任,又非旦 奭。”晋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词语分陕】   汉语大词典:

  • 楚之三户

    源见“亡秦三户”。指不畏强暴奋力抗争黑暗统治者的中坚力量。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当吴三桂拒命之时,彼已手戮桂王,断不得称楚之三户。”

  • 杯水救薪

    见“杯水车薪”。宋·李曾白《淮西总领谢平章》:“~,岂能苏涸。”

  • 模棱两端

    同“模棱两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粤东纪事》:“祁宫保模棱两端,怕事之极。”见“模棱两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 粤东纪事》:“祁宫保~,怕事之极。”【词语模棱两端】  成语:模棱两端汉

  • 孙阳知

    源见“骥伏盐车”。谓受到识才者的赏识。清王摅《喜唐实君进士入都》诗:“自遇孙阳知,受恩感欲泣。”

  • 钟山之玉

    《山海经.西山经》:“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峚(古密字)山上多丹木,有丹水源出于此,中多白玉,有玉膏,膏中生玄玉。黄帝乃取峚山之玉,投之钟山之阳。郭璞云:以为玉种。后因用为咏玉或咏产玉

  • 燕市荆高

    源见“燕市悲歌”。借指慷慨激昂之义士。李详《湘绮先生却聘南下暂居上海赋此奉简》诗:“商山 绮 甪原难致,燕市荆 高不可求。”

  • 附骥尾

    《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譬颜回因孔子而名彰也。”苍蝇附于骥尾之上,可以远行千里;颜渊跟随孔子,也以圣人而出名。后用为自谦之词

  • 韩信乞饭

    源见“一饭千金”。谓贤才未遇,暂处困境。元马致远《女冠子》套曲:“韩信乞饭,傅说版筑,子牙垂钓。”

  • 泣楚玉

    同“泣玉”。唐孟郊《鸦路溪行呈陆中丞》诗:“应怜泣楚玉,弃置如尘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