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掩鼻

掩鼻

泛指因嫉妒而阴谋陷害别人。魏王送给楚王一个美女,楚王非常喜欢她。楚王夫人郑袖看到楚王非常喜欢那个美女,也喜欢她,而且还比楚王更喜欢。凡是鲜艳衣服以及各种玩好只要她喜欢便都送给她。这使楚王对郑袖十分满意。郑袖在确知楚王不怀疑自己嫉妒那个美女之后,便利用一次机会,对美人说,楚王非常喜欢你,但却不喜欢你的鼻子。你见到楚王后,要经常捂住鼻子,这样,楚王就会永远喜欢你了。那个美女按郑袖教的方法办,每次见楚王时,都捂鼻子。楚王很觉奇怪,便问夫人郑袖道,那个美女为什么见我就捂鼻子?郑袖回答说,你还不了解吗?后来楚王一再追问,她才说,我听她说她嫌你身上有一股臭味。楚王大怒,下令砍掉了那个美女的鼻子。

【出典】:

韩非子·内储说下》:“魏王遗荆王美人,荆王甚悦之。夫人郑袖知王悦爱之也,亦悦爱之,甚于王,衣服玩好择其所欲为之。王曰:‘夫人知我爱新人也,其悦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所以养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夫人知王之不以己为妒也,因为新人曰:‘王甚悦爱子,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常掩鼻,则王长幸子矣。’于是新人从之,每见王,常掩鼻。王谓夫人曰:‘新人见寡人常掩鼻何也?’对曰:‘不已知也。’王强问之,对曰:‘顷尝言恶闻王臭。’王怒曰:‘劓之!’……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

【例句】:

乐府诗集》42南朝·梁·简文帝《怨歌行》:“蛾眉本多嫉,掩鼻特成虚。” 唐·韩偓《玉山樵人集故都诗》:“掩鼻计成终不学,冯煖无路敩难鸣。”


【词语掩鼻】   汉语词典:掩鼻

猜你喜欢

  • 左右逢源

    原指做学问,工夫精到,自然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后则泛指得心应手,顺利无碍。亦用以讽刺办事圆滑。孟子说,君子沿着正确的路子研探学问,目的就是要使自己自觉地得到学问。自己自觉地求得的学问,就能心安理得地坚

  • 虚引怯猿

    《淮南子.说山训》:“楚王有白猿,王自射之,则搏矢而熙;使养由基射之,始调弓矫矢,未发而猿拥柱号矣。”后因以“虚引怯猿”形容高超的射箭技艺。唐李峤《弓》诗:“遥弯落雁影,虚引怯猿声。”

  • 雁帖鱼书

    源见“雁足书”、“鱼传尺素”。指书信。元李唐宾《梧桐叶》一折:“一旦恩情成断绝,烽火相连,雁帖鱼书谁与传?”【词语雁帖鱼书】  成语:雁帖鱼书

  • 豸角

    源见“獬豸冠”。喻指御史等执法官秉公执法的职权和威严。唐白居易《和李中丞与李给事山居》:“宪府触邪峨豸角,琐围驳正犯龙鳞。”【词语豸角】   汉语大词典:豸角

  • 难弟

    源见“难兄难弟”。犹贤弟。宋程俱《九月七日夜梦王元规诘旦其弟元矩适相访感而作诗一首》:“清晨客在门,乃自乌衣来。典刑见难弟,共叹一息乖。”【词语难弟】   汉语大词典:难弟

  •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传说羚羊夜宿时,将角悬挂树上,足不着地,猎人因此寻找不到它的踪迹。 常用以比喻诗文意境超脱,不着形迹。语出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

  • 哺糟啜醨

    同“哺糟歠醨”。汉王延寿《王孙赋》:“同甘苦于人类,好哺糟而啜醨。”见“哺糟歠醨”。汉·王延寿《王孙赋》:“同甘苦于人类,好哺糟而啜醨。”【词语哺糟啜醨】  成语:哺糟啜醨汉语大词典:哺糟啜醨

  • 早着鞭

    源见“祖鞭先著”。谓奋勉争先。唐高適《独孤判官部送兵》诗:“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

  • 雁使

    源见“雁足书”。指传送书信的人。唐乔知之《从军行》:“宛转结蚕书,寂寞无雁使。”【词语雁使】   汉语大词典:雁使

  • 刘昆善政

    源见“渡虎”。称扬地方官吏善政。宋陆游《虎洞》诗:“四郊无事民安静,有若刘昆多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