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赜( ㄗㄜˊ zé ):幽深不明。索:求。钩:钩取。致:达到。 探讨幽眇处,索求隐晦处,钩取深奥处,推致辽远处。 指探索事物的隐秘内情或深邃义理。语出《易.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汉.王符《潜夫论.卜列》:“及周史之筮敬仲,庄叔之筮穆子,可谓能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者矣。”晋.夏侯湛《昆弟诰》:“自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图纬六艺,及百家众流,罔不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梁启超《国文语原解》:“夫律者,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也单引 ① 〔探赜索隐〕。三周.魏.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由此而言,探赜索隐,何谓为妄?”唐.王勃《四分律宗记序》:“原始要终,探赜索隐。”


其他 探求深奥精微的道理,搜索隐秘难见的迹象。《周易·系辞上》:“~,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多用于探索方面。也作“探奥索隐”、“探幽穷赜”、“探幽索隐”、“探赜钩深”、“探赜索隐”、“赜探隐索”。


【词语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成语: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汉语词典: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猜你喜欢

  • 踆兔

    同“玉兔”。清程晋芳《游太学观石鼓》诗:“赤乌踆兔犹朦胧,六经聚讼如蚁丛。”【词语踆兔】   汉语大词典:踆兔

  • 狙公倒芧

    同“狙公分栗”。宋黄庭坚《用前韵谢子舟为余作风雨竹》:“狙公倒七芧,勿用嗔喜对。”

  • 浪子宰相

    徽宗时,浪子李邦彦做宰相事。李邦彦(?-1130年)宋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人,字士美。出身市井,风流俊爽,好踢球赏花,常作秽亵词曲。自言要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自号“李浪子”。宋徽宗大观

  • 左思裁赋

    源见“洛阳纸贵”。指作者花大工夫创作精品。唐李峤《砚》诗:“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

  • 唾壶碎

    同“唾壶击缺”。清宋琬《贺新郎.为侍御杨琢庵题像》词:“二八婵娟弹锦瑟,倩尊前、暂阁英雄泪。歌既阕,唾壶碎。”【词语唾壶碎】   汉语大词典:唾壶碎

  • 弃瓢

    源见“许由瓢”。形容隐居傲世。唐胡曾《咏史诗.箕山》:“弃瓢岩畔中宵月,千古空闻属许由。”【词语弃瓢】   汉语大词典:弃瓢

  • 恶贯久盈

    见“恶贯满盈”。唐·陆贽《议汴州逐刘士宁事状》:“伏以刘士宁昏荒暴慢,~。”【词语恶贯久盈】  成语:恶贯久盈汉语大词典:恶贯久盈

  • 泛梗

    源见“土偶桃梗”。比喻漂泊无定的人或物。唐张说《石门别杨六钦望》诗:“暮年伤泛梗,羁旅到西州。”【词语泛梗】   汉语大词典:泛梗

  • 天属

    谓直系亲属。《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参见:○千金弃【词语天属】   汉语大词典:天属

  • 烧犀观火

    源见“犀照牛渚”。喻洞察事物。《西湖佳话.葛岭仙迹》:“令婿稚川兄不独才高,而察览贼情,直如烧犀观火。”【词语烧犀观火】  成语:烧犀观火汉语大词典:烧犀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