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掉书袋

掉书袋

北宋.马令撰《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掉书袋”常用以讥讽人卖弄渊博,不看场合,一味引经据典,迂腐不堪的行为。

宋.刘克庄《后村题跋》卷三“跋刘叔安感秋八词”:“近岁放翁、稼轩一扫纤绝,不事斧凿,高则高矣;但时时掉书袋,要是一癖。”这里用“掉书袋”是指责他们用典过多。


述宾 掉,摆动。讽刺人喜欢引用古书词句来卖弄自己的学识渊博。《南唐书·彭利用传》:“利用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贬义。多用于自夸方面。


掉书袋”指喜好征引古书以炫耀学识渊博之意,这是一种讽刺语。也指人作诗填词过多使用典故之意,犹言 “獭 ( tǎ) 祭”。

宋·马令 《南唐书·彭利用传》: “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这种情形,为什么叫 “掉”书袋呢?

“掉”,有 “摇动”义,如 “尾大不掉”,即谓尾巴粗大了摇摆不动 ( 详该条) 。由摇摆、摆动义引申出有 “摆弄”义, “掉书袋”犹言摆弄书袋,谓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以炫耀学问高深。

“曾经獭祭博奥殚,一篇 《锦瑟》解人难。”獭性贪,常捕鱼陈列水边,如陈物而祭,谓之獭祭。獭祭鱼、掉书袋,实为文人陋习。


【词语掉书袋】  成语:掉书袋汉语词典:掉书袋

猜你喜欢

  • 萧何作法

    指汉高祖丞相萧何制定九章法律。《汉书.刑法志》:“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悦。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

  • 德耀眉齐

    源见“举案齐眉”。泛指妻子对丈夫的敬爱。清曹贞吉《小诺皋.挽尤展成夫人》词:“德耀眉齐,少君车挽,十载牛衣人泪。”

  • 乐然后笑

    快乐时才笑。 表示笑得很自然。语出《论语.宪问》:“(夫子)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北周.王褒《象戏经序》:“十二曰观德以考其行。定而后求,义而后取,时然后言,乐然后笑是也。”

  • 一顾倾城国

    同“一顾倾城”。晋张华《轻薄篇》:“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

  • 冰媒

    同“冰人”。明汤显祖《紫箫记.纳聘》:“待十郎过了门,重开凤烛宴冰媒。”【词语冰媒】   汉语大词典:冰媒

  • 日魂

    《参同契》卷中:“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后以“日魂”称太阳。唐皮日休《早春以橘子寄鲁望》诗:“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唐司空图《注愍征赋述》:“日魂惨澹,鬼哭荒丛。”【词

  • 临大节而不可夺

    大节:指生与死的考验。不可夺:意为不可夺其志。 面临生死考验而不动摇屈服。语出《论语.泰伯》:“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汉书.师丹传》:“临大节而不可夺,可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若不能从长计议考虑问题,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元.郑德辉《㑇梅香》一折:“非是我心多,岂不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金瓶梅词话》九回:“人无远虑,

  • 击筑

    《战国策.燕策三》载:荆轲赴秦行刺秦王,燕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玩物丧志

    谓沉迷于玩弄宠爱的事物,使人丧失进取的志向。武王克商后,西戎部落向周朝进贡当地名产旅獒。召公奭(shì)担心武王沉迷于玩乐,不思进取。因作《旅獒》对他进行规戒。他说,有德行的君主,对人言行皆严整可以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