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抉目悬门

抉目悬门

史记.伍子胥列传》载:吴国的太宰嚭受越贿赂,在吴王夫差面前,每进谗言,陷害伍子胥,并且“愿王早图之”。吴王听信谗言,“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在临死前,“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县(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事果如伍员所料,公元前四百七十三年,越攻破吴国,夫差自杀身死,吴国遂亡。

关于伍子胥“抉目悬门”的事,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一书也有记载:伍员谏吴王说:“王若觉悟,吴国世世存焉;若不觉悟,吴国之命斯促矣!员不忽称疾辟易,乃见王之为擒;员诚前死,挂吾目于门,以观吴之丧!”后人在诗文中用“抉目悬门”的典故比喻被冤屈的忠烈之士,死不瞑目的悲愤心情。

宋.陆游《书愤》诗:“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见“抉目吴门”。傅尃《次韵和亚子》:“抚头看镜斯何事,~事可哀。”


【词语抉目悬门】  成语:抉目悬门汉语词典:抉目悬门

猜你喜欢

  • 众口铄金

    比喻舆论所共同赞成和反对的,即使金子也能使之熔化。公元前524年,周景王下令改铸大钱。两年以后,他又下令搜集铜铁,铸造编钟。为此,单穆公、伶州鸠等先后进谏,周景王一概不听。公元前521年,编钟铸成。周

  • 裴公还带

    唐丁用晦《芝田录.裴度》载:传说唐代裴度少时游香山寺,拾得三条玉带、一条犀带。这些珍贵物品是一个妇女为营救他父亲出狱特地向别人借的,不幸丢失。裴度在原地守候,一直等到这个妇女来寻找时还给了她。后以“裴

  • 物换星移

    唐.王勃《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物换星移”出自唐.王勃诗句,意为时令推移,景物

  • 黄昏到寺蝙蝠飞

    黄昏:太阳落山而天色尚未全黑的时候。 形容傍晚投宿山寺的景象。语出唐.韩愈《山石》:“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鲁迅《准风月谈.谈蝙蝠》:“见了老鼠似的东西生着翅子,倒也并不诧异,有名的文人

  • 直笔

    源见“董狐直笔”。指史官据事直书,无所避忌。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史笔》:“奸慝惩戒,实良史之直笔。”【词语直笔】   汉语大词典:直笔

  • 宁王献

    参见:凉州罢

  • 绣斧

    《汉书.武帝纪》:“(帝)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刺史郡守以下皆伏诛。”绣斧本是皇帝特命钦差的服饰和所用器杖的合称,后因以指称封建皇帝派出的握有生杀处置大权的钦差特使。宋.杨万里《

  •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穷:尽。碧落:道家称天空为碧落。此处指天上。黄泉:指地下。 天上地下到处找遍了,依然不见踪影。 比喻想尽一切办法,却毫无结果。语出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鲁迅《朝

  • 裙带关系

    源见“裙带”。指被用来相互勾结攀援的姻亲关系。罗广斌 杨益言《红岩》三章:“还有几个很少上班的女同事,都是凭裙带关系进厂的交际花一般的女人,除了领薪水,平时很难见到她们的影子。”偏正 姻亲之间的关系。

  • 鹿逢朱云

    源见“五鹿角折”。喻强手更遇强中手。宋黄庭坚《和答梅子明王扬休点密云龙》:“河伯来观东海若,鹿逢朱云真折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