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慢藏:收藏不慎。诲:教唆,诱导。冶:过分的打扮。 对财物保管不慎,无异于引诱偷盗;过分的装饰打扮,无异于引诱淫行。 意谓祸由自招。语出《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孔颖达疏:“若慢藏财物,守掌不谨,则教诲于盗者,使来取此物;女子妖冶其容,身不精悫,是教诲淫者,使来淫己也。”明.周清源《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惹得人起贪图之念,连性命也都送在他手里,所以道: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王孺人离合团鱼梦》:“这段离而复合之事,一则是卖饼妻子貌美,又近了王府,终日在门前卖俏,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合该有此变故。”鲁迅《坟.坚壁清野主义》:“古圣人所教的‘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就是说子女玉帛的处理方法,是应该坚壁清野的。”也单引 ① 〔慢藏诲盗〕。《旧五代史.晋书.桑维翰传》:“即今主帅赴阙,军府无人,臣窃思慢藏诲盗之言,恐非勇夫重闭之意,愿回深虑,免起奸谋。”《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自古道:‘慢藏诲盗’,只为这三十万钱带来带去,露了小人眼目,惹起贪心,就结伙做出这事来。”


其他 慢藏,懒于收藏财物。诲,教唆,诱导。冶,过分的打扮。本指财物收藏不好,等于引诱人来偷盗,打扮过分妖艳,就等于引诱人的淫行。今比喻自招祸害。《易经·系辞上》:“~。”明·周清源《西湖二集·韩晋公人奁两赠》:“……惹得人起贪图之恋,连性命也都送在他手里,所以道:‘~。’”△用于比喻人的言行举止。→咎由自取。也作“慢藏诲盗”。


【词语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成语: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猜你喜欢

  • 杖朝

    源见“杖家”。代称八十岁。清赵翼《初用拐杖》诗:“我年届杖朝,卅载林下叟。”【词语杖朝】   汉语大词典:杖朝

  • 秣马利兵

    喂饱战马,磨快兵器。谓做好作战准备。《左传.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蓐食申祷,明日复战。”亦作“秣马厉兵”。《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三年》:“然后深沟高垒,秣马厉兵,为战守之备。

  • 吟越

    源见“庄舄越吟”。指思乡。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我病方吟越,君行已过湖。”

  • 上元夫人

    《太平广记》三“汉武帝”引《汉武内传》:“王母乃遣侍女郭密香与上元夫人相问,……帝因问王母:‘不审上元何真也?’王母曰:‘是三天上元之官,统领十万玉女名箓者也。’”据《汉武内传》载称,上元夫人降尊于刘

  • 庐山面目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后因以“庐山面目”喻事物的真相或本来面目。清 奚又溥《〈徐霞客游记〉序》:“〔李翁〕痛遗文残缺,访得于义兴之故

  • 虎豹不外其爪

    虎豹不轻露爪牙,比喻军威不可轻世。《淮南子.兵略训》:“夫飞鸟之势也,俛其首;猛兽之攫也。匿其爪。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见齿。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俛:同俯,攫( ㄐㄩㄝˊ jué 决).

  • 骄子

    同“天之骄子”。唐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匈奴穷地角,本自远正朔。骄子起天街,由来亏礼乐。”明何景明《汉将篇》:“共看拔剑追骄子,自许弯弓射左贤。”【词语骄子】   汉语大词典:骄子

  •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比喻时机紧迫,势必如此,别无选择。语出《太平御览》卷五九七引《魏书》:“太祖平邺,谓陈琳曰:‘君昔为本初作檄书,但罪孤而已,何乃上及父祖乎?’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清.陈

  • 日边

    源见“日近长安远”。指极远之地。唐李白《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亦比喻京师附近,帝王左右。唐赵嘏《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宋杨万里《送丁

  • 双鲤书

    源见“鱼传尺素”。指书信。宋晁补之《斗百草》词:“双鲤书来,大刀诗意,纵章台,青青似昔。重寻事,前度刘郎转愁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