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悬车之年

悬车之年

亦作“悬车之岁”。悬车:把车子挂起不用。比喻居家辞官。古人以悬车之年,借指致仕的年龄,古时一般为七十岁。典出晋刘毅之事迹。刘毅(?-285年),字仲雄,东莱掖(今山东掖县)人。晋武帝司马炎时,为尚书郎、散骑常侍。帝以其忠謇正直,使掌谏官,迁太仆。咸宁初转司隶校尉,纠劾豪右,京师肃然。在职六年,迁尚书左仆射。尝上书武帝,极言九品中正制之弊,武帝不从。年七十,告老家居。后司徒举为青州大中正,但尚书以刘毅已致仕为借口,不授以官职。为此孙尹上表说:“往昔郑武公年过八十,还入朝为周司徒,虽然过了悬车致仕之年,也必定有可以用的地方。刘毅前为司隶校尉,直法不挠,当朝之臣,多所弹劾。所以他们不愿再让刘毅任职。”武帝听从了建议。

【出典】:

晋书》卷45《刘毅传》1278页:“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

【例句】:

唐·权德舆《赠司空李揆谥议》:“及逾悬车之年,奉绝域之使,受命即路,视险若夷。” 清·钱谦益《贺福清相公启》:“未逮悬车之岁,先为秉烛之游。”


偏正 古人年七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称为悬车之年。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序:“少师相公未及~,二表乞罢将相。”△指70岁辞官家居的人。也作“悬车之岁”。


【词语悬车之年】  成语:悬车之年汉语词典:悬车之年

猜你喜欢

  • 鹅笼

    同“鹅笼书生”。清蒲松龄《短禾行》:“世态渔洋已道尽,人间何事不鹅笼?”【词语鹅笼】   汉语大词典:鹅笼

  • 造物小儿

    同“造化小儿”。宋苏轼《赠梁道人》诗:“老人大父识君久,造物小儿如子何?”【典源】《新唐书·杜审言传》:“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

  • 牛衣中夜

    同“牛衣夜哭”。清蒋敦复《声声慢.自题纸阁双声图》词:“莫更牛衣中夜,笑十年英梦,都付悠悠。”

  • 马上看花

    犹言走马看花。《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杯缘》:“分明马上看花,但过眼即忘,何尝在意。”见“走马看花”。《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杯缘》:“分明~,但过眼即忘,何尝在意。”【词语马上看花】  成语:马上看花汉

  • 当头一击

    见“当头棒喝”。鲁迅《彷徨·伤逝》:“我觉得这似乎给了我~,但也立即定了神,说出我的意见和主张来。”

  • 援笔洪都

    《新唐书.王勃传》载: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一次经洪都(今江西 南昌市)去探望父亲。适逢当地都督大宴滕王阁,有意要叫他女婿当场作序以夸客,却先出纸笔遍请客作,别人都表示不敢当,王勃不知内情,慨然不辞。都

  • 映萤

    源见“囊萤照读”。形容勤学苦读。北周宇文逌《〈庾信集〉序》:“穿壁未勤,映萤愈甚。”

  • 出其不意

    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唐 刘?《隋唐嘉话》卷上:“太宗中夜闻侯君集反,起绕床而步,亟命召之,以出其不意。”述宾 原指作战时,在对方没有意料到时出击。后泛指出乎别人意料。语出《孙子·计》:“攻其无备

  • 刘阮

    源见“刘阮天台”。刘晨和阮肇的并称。借指有艳遇者或情郎。宋郑域《念奴娇》词:“刘 阮尘缘犹未断,却向花间飞过。”宋王沂孙《绮罗香》词:“空一似,零落桃花,又等闲,误他刘 阮。”【词语刘阮】   汉语大

  • 竹马细侯

    《后汉书.郭伋传》:“乃调伋为并州牧。……伋前在并州,素结恩德,及后入界,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运来’。对曰:‘闻使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