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忍辱袴下

忍辱袴下

袴(kù裤);同“裤”。袴下:裤裆底下。此典指韩信未得志时受人鄙视、嘲笑、污辱,忍气吞声从人的裤裆底下、两大腿之间爬过去。后以此典比喻有志之士暂时忍受耻辱。韩信(?——前196年),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人。家贫,无生活来源,经常投靠人家吃闲饭。淮阴屠户中有个侮辱韩信之年轻人,说:“你虽然个子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内心却是胆怯。”并当众侮辱韩信说:“你当真不怕死,就刺杀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裤裆底下爬过去。”于是韩信仔细地打量那个年轻人,就弯着身子,趴在地上,从他裤裆底下爬过去。满街看热闹之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怕事。以后韩信当上汉异姓诸侯王的楚王,回到楚都下邳(Pī披,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又召见曾经侮辱过自己、叫自己从他裤裆底下爬过去的那个年轻人,任命他做诸侯王楚国的中尉(掌巡城、捕盗等治安工作的武官)。韩信告诉将相们说:“这是个壮士。当初侮辱我时,我难道不能杀死他吗?但杀他没有名目,所以我忍辱下来,才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就。”此典又作“笑韩信”、“暂时胯下何须耻”、“韩信那惭跨下羞”、“出胯”、“淮阴跨下人”、“跨下辱”、“甘此跨下辱”、“跨下”、“一市人皆笑”、“胯下韩侯”。

【出典】: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2610、2626页:“淮阴屠(宰杀牲畜)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qiè切,胆小)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通“熟”,仔细)视之,俛(fǔ抚,同“俯”)出袴下,蒲伏(同“匍匐”,在地上用手脚爬行)。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例句】:

唐·李白《行路难》:“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唐·韩愈《息兵》:“暂时胯下何须耻,自有苍苍鉴赤诚。” 唐·李群玉“张仪会展平生舌,韩信那惭跨下羞。” 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唾面慎勿拭,出胯当俯就。” 宋·陆游《忆荆州旧游》:“君不见将军昔忍跨下辱,京兆晚为人所怜。” 宋·朱熹《次季通韵赠范康侯》:“年来身老大,甘此跨下辱。” 宋·李廷忠《谢王枢使荐举启》:“或小识坐间之异,或大推跨下之奇。” 明·袁宏道《淮阴侯祠》:“贪他一颙真王印,卖却淮阴跨下人。 明·周永年《吊淮阴侯》:“一市人皆笑,三军众始惊。” 清·孔尚任《桃花扇》:“看是何人坐上头,是当日胯下韩侯。”


猜你喜欢

  • 意气扬扬

    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后因以“意气扬扬”用为形容十分得意或气概高昂的样子的典故。明

  • 悬刺

    同“悬梁刺股”。唐顾云《上池州庾员外启》:“批经阅史,无怠于光阴;雪牖营窗,每加于悬刺。”

  • 莫愁

    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卢家兰室桂为梁,中有郁金苏合香。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此为洛阳女

  • 泥车瓦马

    同“泥车瓦狗”。清吴伟业《西巇顾侍御招同沈山人友圣虎丘夜集作图纪胜因赋长句》:“泥车瓦马儿童戏,竹几蕉团估客眠。”【词语泥车瓦马】  成语:泥车瓦马汉语大词典:泥车瓦马

  • 蠡测

    《汉书.东方朔传》:“东方朔《答客难》:‘语曰:以莞窥天,以蠡测海,以莛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用蠡(lí贝壳做的瓢)来舀海水是比喻自不量力,见识太差。后遂用为观察和了解很狭窄、

  • 两刖足

    同“抱璧双刖”。唐韩愈《答崔立之书》:“今足下乃复比之献玉者,以为必俟玉人之剖,然后见之于天下,虽两刖足不为病,且无使勍者再刖,诚足下相勉之意厚也。”

  • 一路哭

    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载:宋范仲淹为相,锐意改革吏治,取诸路监司名册,将不称职者姓名一笔勾去。富弼在其侧云:“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仲淹回答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后以

  • 眉白

    同“眉最白”。唐元稹《送东川马逢侍御使》诗:“眼青宾礼重,眉白众情高。”

  • 归马放牛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孔颖达疏:“此是战时牛马,放牧之,示天下不复乘用。”周武王伐商纣之后,把作战用的牛马放归牧于山野,表示不再乘用。后因为罢战休兵

  • 铜盘钓鱼

    《后汉书.左慈传》载:东汉末庐江左慈善道术。一次赴曹操之宴,操对众客说:“今日高会,珍羞略备,所少吴淞江鲈鱼耳。”左慈应曰:“此可得也。”因取铜盘贮水,从中钓出鲈鱼若干条。操拊掌大笑,众客皆惊。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