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徙木为信

徙木为信

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战国时秦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不令。”

商鞍为使变法能令行禁止,在秦都咸阳南门立一根木头,悬赏五十金搬往北门。大家都奇怪不敢搬。有一人搬了,果然赏给五十金。后因以“徙木为信”比喻说到做到,取信于人。

唐.刘禹锡《答饶州元使君书》:“徙木之信必行,则民不惑,此政之先也。”


【词语徙木为信】  成语:徙木为信汉语词典:徙木为信

猜你喜欢

  • 惊虚弓

    同“惊弓”。清黄景仁《东阿道中逢汪剑潭》诗:“时时林鸟惊虚弓,往往村墟断朝爨。”

  • 借前筹

    同“借箸筹”。唐高適《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诗:“军书陈上策,廷议借前筹。”【词语借前筹】   汉语大词典:借前筹

  • 颔下之珠

    骊龙颔( ㄏㄢˋ hàn 汉)下之珠。非常不易得到。因用以比喻难得之宝。《庄子.列御寇》:“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

  • 山简倒载

    同“山公倒载”。唐李瀚《蒙求》:“陈遵投辖,山简倒载。”【典源】《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简) 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莫(暮) 倒载归,茗艼无所知,复能乘骏马,

  • 梅福佯狂

    源见“吴市隐”。称变姓名隐居避世。清顾炎武《陆贡士来复述昔年》诗:“梅福佯狂名字改,子山流落鬓毛侵。”

  • 羽觞随波

    源见“兰亭会”。又《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每惟洛宴”李善注引南朝 宋东阳无疑《齐谐记》:“束晳对武帝曰:‘昔周公卜洛邑,因流水以汛酒,故逸诗曰:羽觞随流波。’”《晋书.束晳传》引作“羽觞随

  • 脱骖

    《礼记.檀弓上》:“孔子之卫,遇旧馆人(管理客馆、接待宾客的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说骖而赙之(说,音tūo,通脱,解下。骖,音cān,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赙,音fù,以财物助人办丧事)。”公

  • 南仲

    《诗经.小雅.出车》:“王命南仲,往城于方……赫赫南仲,?狁于襄。”“赫赫南仲,薄伐西戎。”“赫赫南仲,?狁于夷。”《诗.小雅.出车》篇中描述了周宣王大将南仲的功勋。后遂用为咏颂将帅之典。唐.钱起《送

  • 冤有头,债有主

    宋.普济《五灯会元.法云本禅师法嗣》:“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一宿觉。’上堂,众集定,喝一喝曰:‘冤有头,债有主。’”报冤找作恶者,讨债找欠债人。指报仇讨债都有一定的对象,不会累及他人。后因以

  • 兰艾难分

    兰:兰草。艾:艾草。比喻好的坏的难以区分。沈攸之,字仲达,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沈庆之从父兄子。少时孤贫,从沈庆之征讨四方,因军功官封龙骧将军。刘宋前废帝时,和宗越,谭金等人并受恩宠,升为右军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