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得陇望蜀

得陇望蜀

原作“既平陇,复望蜀”,后来以此形容贪心不足,一步比一步胃口大。岑彭(?-36年),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名将,从光武帝刘秀定天下。建武初,封归德侯,行大将军事。八年(32年),与吴汉合兵围隗嚣于西城,四川公孙述遣将来救隗嚣。光武帝在致岑彭的信中说:“如果将隗嚣盘据的西城、上邽两处城池攻下,即可率兵南下攻打四川。人心总是不知足,我的愿望就是既要得到陇(甘肃),又要得到蜀(四川)。可每次发兵出征,我的头发就要花白一些。”

【出典】:

后汉书》卷17第660页《岑彭传》:“(建武)八年,彭引兵从车驾破天水,与吴汉围隗嚣于西城。时公孙述将李育将兵救嚣,守上邽,帝留盖延、耿弇围之,而车驾东归。敕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例句】:

清·曹雪芹《红楼梦》48回:“香菱笑道:‘好姑娘,趁着这个功夫,你教给我做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且缓一缓。’”


连动 既得到陇地,又望着蜀地。比喻不知足。语本《后汉书·岑彭传》:“光武敕岑彭书曰:‘两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官场现形记》12回:“胡统领早存了个~的意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贬义。用于贪心不足方面。→得寸进尺贪得无厌 贪心不足 ↔知足不辱 知足常乐 称心如意 一枝自足。也作“获陇望蜀”。


解释陇:地名,指今甘肃省东部。蜀:地名,指今四川中西部地区。原指攻下陇地后又打算攻下蜀地。后比喻贪心不足。

处《后汉书·岑彭传》:“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须为白。”

岑彭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平南大将军。建武八年(公元32年),岑彭带兵跟随刘秀攻打盘踞在陇西的隗嚣,攻克了陇西重镇天水,与吴汉一起把隗嚣围困在西城。公孙述派李育为将,带兵进驻上邽,以援救隗嚣。

这时颍川、河东两地发生了叛乱,京师骚动,刘秀留下盖延、耿弇(yǎn)围攻李育,自己急忙从上邽返回洛阳。刘秀返回时,在给岑彭的信中说:“西城、上邽两个城池如果攻下,便可以带兵乘胜向南攻打蜀地。人心总是苦于不知道满足,我也有这样的毛病,一旦攻下了陇地,就又盼望攻下蜀地。每一次发兵,我的头发胡须就要多白一些。但若不这样,天下又怎能统一呢?”

岑彭堵塞谷水,打算用灌淹的办法攻克西城,不料水从地下流走,没有成功。不久隗嚣的手下行巡,周宗带领救兵来到,而汉军粮尽,只能领兵退还。等到颍川等地的叛乱平息后,隗嚣也随即病死,他的儿子隗纯继位,一年后投降,陇地即告平定。

岑彭在平定蜀地时一路势如破竹。建武十一年,岑彭率军攻至距离成都只有几十里时遭刺客暗杀。建武十二年,大司马吴汉继续进兵成都,才最终平定了蜀地。

近义得寸进尺

反义心满意足

例句

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得陇望蜀。


【词语得陇望蜀】  成语:得陇望蜀汉语词典:得陇望蜀

猜你喜欢

  • 吹篪婢

    同“吹篪老妪”。清陈维崧《念奴娇.祖园与玉峰徐孚若话旧回》词:“拚取僧院听钟,歌楼持钵,老作吹篪婢。”

  • 倚瑟高歌

    《史记.张释之列传》:张释之“从行至霸陵,居北临厕。是时慎夫人从,上指示慎夫人新丰道,曰:‘此走邯郸道也。’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意惨凄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紵絮斫陈,蕠漆其

  • 击楫誓江

    同“击楫中流”。宋戴复古《题徐京伯通判北征诗卷》诗:“衔枚冲雪夜,击楫誓江时。此志无人共,愁吟两鬓丝。”

  • 辨鳦鸿

    源见“越凫楚乙”。比喻各执一词,互相争辩。清钱谦益《己巳八月待放归田感怀述事》诗之二:“唐麻感激排狐鼠,汉党分明辨鳦鸿。”

  • 雪溪兴尽

    源见“访戴”。谓访友兴尽而归。宋范成大《寄题鹿伯可见一堂》诗:“雪溪兴尽船当回,却似登陆游天台。”

  • 挥汗成雨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战国策.齐策一》:“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后因以“挥汗成雨”形容人多拥挤。清.曾朴《孽海花》一〇回

  • 燕额虎头

    同“燕颔虎头”。《英烈传》六回:“不意外边走进一个孩儿来,燕额虎头,蛾眉凤眼,丰仪秀爽。”【词语燕额虎头】  成语:燕额虎头汉语大词典:燕额虎头

  • 呼庚癸

    《左传.哀公十三年》:“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 氏……对曰:‘粱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杜预注:“军中不得出粮,故为私隐。庚,西方,主谷;癸,北方,主水。”后以“呼庚癸

  • 琨玉秋霜

    比喻人格高洁,言行严肃。《后汉书.孔融传论》:“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懔懔:严正的样子。皓皓:洁白的样子。琨玉:美玉。并列 琨玉,昆仑山上洁白美玉;秋霜,秋天劲烈寒霜。如琨玉,如秋霜

  • 藏身复壁

    源见“复壁埋名”。谓隐匿避祸。清唐孙华《记里中事》诗之二:“藏身复壁疑无地,密语登楼怕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