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王(安期)曰:‘鞭挞宁越(宁越,战国时人,因恶田间劳苦遂发愤读书,别人休息了他不休息,别人就寝了他不就寝,十五年终于成才)以立威名,恐非致理之本。’使吏送令归家。”
同“堕泪碑”。唐王维《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塔铭》:“身塔不出虎溪,泪碑有同羊岘。”【词语泪碑】 汉语大词典:泪碑
源见“宁戚饭牛”。又汉刘向《说苑.尊贤》:“宁戚,故将车人也,叩辕行歌于康之衢,桓公任以国。”借指贤才未遇、自求用世而发的悲歌。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启》:“〔君侯〕观梁父之曲,识卧龙于孔明;听康
仲尼:孔子的字。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亦称孔子为宣尼。 孔子简直是太阳和月亮,没有可能超越他。 古代儒家吹捧孔子之辞。语出《论语.子张》:“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
宋苏辙《黄楼赋》载:熙宁十年秋七月乙丑,黄河决口,水及彭城下。苏轼适为彭城守。水未至,苏轼使民具畚锸,畜土石,积刍茭,完窒隙穴,以为水备,故水至而民不恐。及水至城下,苏又以身帅之,与城存亡,故水至而民
《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棘。谗人罔极,交乱四国。”此是《青蝇》的第二章,意为:“嗡嗡往来的苍蝇,落在酸枣树上!那个惯说人坏话的小人到处喋喋不休,为害无穷,搅乱四邦!后因用为咏谗谤之典。”
同“薛涛笺”。清赵翼《美人风筝》诗之三:“糊上薛笺身绚烂,制成湘竹骨玲珑。”
源见“乘鸾”。指萧史,借指夫婿或情郎。宋李清照《孤雁儿》词:“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同“玉楼受召”。明沈鲸《双珠记.夫妻永诀》:“素不忤三章五典,谁知作五刑魅宰!莫不是玉楼作记,天上有人催?”
又作“泣歧”或“歧逵”。汉代刘安《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哭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逵路:歧路。因为歧路容易迷失方向,使人无所适从,因此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