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图求马
三国魏.曹植《献文帝马表》:“臣于先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马一匹,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鼓节相应。谨以奉献。”(据《艺文类聚》卷九十三引)
三国魏.曹植将他所得的一匹大宛马献给魏文帝,在所奏表章中,称此马“形法应图”,即是说马之体貌与画图中的良马相合。后用为咏良马之典。
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诗:“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三国魏.曹植《献文帝马表》:“臣于先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马一匹,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鼓节相应。谨以奉献。”(据《艺文类聚》卷九十三引)
三国魏.曹植将他所得的一匹大宛马献给魏文帝,在所奏表章中,称此马“形法应图”,即是说马之体貌与画图中的良马相合。后用为咏良马之典。
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诗:“应图求骏马,惊代得麒麟。”
《后汉书.贾琮传》:“贾琮字孟坚,东郡聊城人也。……时黄巾新破,兵凶之后,郡县重敛,因缘生奸。诏书沙汰刺史、二千石,更选清能吏,乃以琮为冀州刺史。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及琮之部,升车言曰
源见“吕虔刀”。谓官居卿相或可至卿相高位。宋陆游《甲午十一月十三夜梦右臂踊出一小剑长八九寸有光既觉犹微痛也》诗:“此梦怪奇君记取,佩刀犹得世三公。”
源见“梅妻鹤子”。对梅花的戏称。清陈维崧《八六子.枫隐寺感旧》词:“渐舞榭成坟,歌台作寺。松雏已老,梅妻都嫁,只剩乱涧间腾鼯鼬。”【词语梅妻】 汉语大词典:梅妻
源见“石燕”。指一种传说中能随天气阴晴而变化的神奇之石。唐司空曙《酬卫长林岁日见呈》:“今日彩盘上,神燕不须雷。”
封建社会中为了维护等级制变而加以系统化的一套道德准则和封建教条。三纲:指君臣、父子、夫妇之道。《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故《礼纬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晋.张华《博物志》卷三《异虫》:“江南山溪水中有射工虫,甲虫之类也。长一、二寸,口中有弩形,以气射人影,随所著处发疮,不治则杀人。”传说南方有一种毒虫,名射工虫。它能射人影,中者发疮,十日即死。后遂借
襟、抱:心怀、心意。比喻开诚布公,以诚相见。张充,字延符,梁大臣张绪之子。少好游猎。一次他打猎正碰上张绪由朝中请假回乡,张充赶忙放下弓箭,拜见张绪。张绪见他打猎时左手牵狗,右肩沾鹰,讥讽他说:“一身二
《后汉书.蔡茂传》:“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极,殿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以问主簿郭贺,贺离席庆曰:‘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其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
源见“洛神”。指洛水之滨。亦借指洛神。唐梁锽《名姝咏》:“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词语洛浦】 汉语大词典:洛浦
同“抱衾裯”。《明史.孙如游传》:“祖宗以来,岂无抱衾之爱,而终引去席之嫌,此礼所不载也。”清洪昇《长生殿.献发》:“娘娘呵,生性娇痴,多习惯,未免嫌疑生抱衾。”【词语抱衾】 汉语大词典:抱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