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平乐

平乐

汉代宫观名,西汉始建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据《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六年(前105年)夏,京师长安百姓在上林苑平乐馆观看角抵(类似今之摔跤一类的技艺表演)。东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迁建至洛阳(今河南洛阳)西门外,为皇家游赏的宫苑。后用为宫廷游宴的典故。

【出典】:

汉书》卷6《武帝纪》198页:“(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另《三辅黄图》卷5载:“飞廉观,在上林,武帝元封二年作。”“后汉明帝,永平五年至长安,悉取飞廉并铜马,置之西门外,为平乐观。”

【例句】:

三国·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南朝梁·庾肩吾《经陈思王墓》:“宁追宴平乐,讵想谒承明。” 唐·王维《寓言二首》之一:“斗鸡平乐馆,射雉上林园。” 唐·李白《将进酒》:“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唐·崔国辅《杂诗》:“逢着平乐儿,论交鞍马前;兴酣一斗酒,恰用十千钱。” 唐·耿湋《入塞曲》:“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 唐·李益《来从窦车骑行》:“出逢平乐旧,言在天阶侍。” 唐·杨凝《戏赠友人》:“美酒非如平乐贵,十升不用一千钱。” 宋·李宗谔《汉武》:“平乐馆中观角抵,单于台上慑天骄。” 宋·刘筠《别墅》:“鸣钟平乐宴,击鞠茂陵游。”


【词语平乐】   汉语词典:平乐

猜你喜欢

  • 三尺桐

    同“三尺焦桐”。宋苏轼《戴道士得四字代作》诗:“赖此三尺桐,中有山水意。”【词语三尺桐】   汉语大词典:三尺桐

  • 邯郸鸠

    《列子.说符》:“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 螳轮

    源见“螳臂当车”。比喻自不量力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国初奠定区宇,所刬除诸逆寇,皆尝窃大号,铸钱文。如郑成功僭号常平,孙可望僭号兴朝,吴三桂僭号利用,耿精忠僭号裕民,迤西土酋王耀祖僭号大庆。

  • 夙兴夜寐

    夙:早。兴:起来。寐:和衣而睡。 起早睡晚。 形容勤劳不怠。语出《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秦.李斯《泰山刻石》:“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三

  • 衣带书

    同“衣带诏”。《类说》卷五五引《杂说.西河急奏》:“官家岂不知刘太尉与五六大将一时杀了,即解衣带书进呈。”【词语衣带书】   汉语大词典:衣带书

  • 孙弘被

    同“公孙布被”。明陈子龙《赠钱牧斋少宗伯》诗:“独指孙弘被,仍污庾亮尘。”

  • 赁庑梁鸿

    源见“梁鸿赁庑”。指居贫隐居的贤士。李拙《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赁庑梁鸿又几年,尊前谁与到缠绵。”

  • 持螯把酒

    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毕卓性狂逸,嗜酒,曾宣扬说:“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浮游)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后以“持螯把酒”形容纵情畅饮。元袁桷《九日书怀》诗:“拄笏看山真我事,持螯

  • 剑析延津

    源见“丰城剑气”。喻佳偶分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锦窝爱妾,一朝剑析延津。”

  • 孟贲之狐疑,不如童子之必至

    孟贲( ㄅㄣ bēn ):战国时勇士。狐疑:犹豫。 像孟贲这样的壮士如果犹豫不决,还不如一个小孩勇往直前。 表示行事贵在果决。语出《汉书.蒯通传》:“计诚知之而决不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猛虎之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