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板楯蛮夷传》载: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出没秦 蜀 巴 汉等地,伤害千余人。昭王募国中有能杀虎的人,赏邑万家,金百镒。当时巴郡 阆中 夷人射杀白虎,因是夷人,不能加封,昭王就与其刻石盟要
源见“归马放牛”。即放牛于桃林之野。称放牛之处。唐黄滔《误笔牛赋》:“坐惊践苇之处,立验放桃之地。”
《书.洪范》:“曰肃,时雨若……曰圣,时风若。”孔传:“君行敬,则时雨顺之。”后因以“风雨时若”指风调雨顺。唐张嘉贞《北岳庙碑》:“祯祥日新,既祠既禋,国万斯春兮;风雨时若,是耕是获,家勤于作兮。”主
源见“换鹅书”。指精妙的书法作品。清吴雯《论书答子文大尹》诗:“参差昙?鹅群字,颠倒山阴埋骨方。”
同“莫逆之交”。《北史.柳弘传》:“〔柳弘〕与弘农杨素为莫逆交。”【词语莫逆交】 成语:莫逆交汉语大词典:莫逆交
源见“胸有甲兵”。指胸有克敌致胜的韬略。清周斌《题大觉风雨闭门斋诗稿和屯艮原韵》之二:“偶思动足三千里,便有横胸十万兵。”
42` 源见“安世补亡”。称赞人博闻强记。清顾炎武《赠萧文学企昭》诗:“何时复相从,问奇补三箧。”【词语补三箧】 汉语大词典:补三箧
《庄子.逍遥游》:“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原指隔宿捣米备粮。后也以“舂粮”作百里的代称。宋苏轼《王郑州挽词》:“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词语舂粮】 汉语大词典:舂粮
让:辞让,拒绝。择:拣选。 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高大;河海不挑剔小水,所以能成就它那样的深广。 比喻伟大事功的建立,要从点滴积累开始。 也比喻器量宏大能够包容一切。语出《文选.李斯
源见“鲲鹏展翅”。喻胸怀大志、奋发有为的人物。元刘诜《和张尚德宪郎》:“便同南溟鹏,俯谢蜩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