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复子明避

复子明避

尚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孔颖达疏:“《殷本记》云:太甲既立三年,伊尹放之于桐宫。居桐宫三年,悔过反善,伊尹乃迎而受之政。”

辟指国君。后以“复子明辟”喻指帝王复位,重新掌权。

后晋.刘㫬等撰《旧唐书.宋璟传》:“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


猜你喜欢

  • 朝觐

    诸侯朝见天子,春见曰朝,秋见曰觐。《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孟子.万章上》:“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亦作“朝请”。《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太

  • 博我以文

    博:广博。这里用作动词,是使其广博的意思。文:指文献典籍。 意谓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语出《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宋.徐铉《池州重建紫极宫碑铭》:“铉

  • 蔡伦作纸

    亦作“蔡伦造纸”。详“蔡侯纸”条。

  • 鵩鸟座隅飞

    同“鵩鸟集于前”。唐刘禹锡《泰娘歌》:“安知鵩鸟座隅飞,寂寞旅魂招不归。”

  • 泰极而否

    源见“泰否”。谓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好事会变成坏事。唐刘禹锡《史公神道碑》:“侍中以帐下生变闻,泰极而否,当歌而哭。”并列 “泰”、“否”,皆《周易》卦名。“泰”主吉,“否”主凶。事

  • 汤聘

    《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本谓汤请伊尹出来做官,后以“汤聘”指官爵利禄。《高子遗

  • 铁榜

    明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命工部特制的铸在铁板上的榜文,象征这道律令如铁一般刚硬不变。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1368-1398年在位),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自号吴王前

  • 岁在龙蛇

    《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命当终,有顷寝疾。”李贤注:“辰为龙,巳为蛇。”后以“岁在龙蛇”谓寿数当尽。此系迷信,未必应验。宋.苏

  • 平原十日留

    同“平原十日饮”。清张问陶《杨警斋太守鸥江春暖图》诗:“连宵举酒传炉鼎,绝胜平原十日留。”

  • 辽东白豕

    同“辽东豕”。唐李白《赠范金乡》诗之一:“辽东惭白豕,楚客羞山鸡。”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而偶至一处,见其已设者,先得我心之同然,因自笑为辽东白豕。”偏正 辽东的白猪。《后汉书·朱浮传》:“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