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声名狼籍

声名狼籍

史记.蒙恬列传》:“此四君者,皆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於诸侯。”唐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籍,布於诸国。”后因以“声名狼籍”形容行为不检点,名声极差。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珊珊》:“邑之仕宦眷属,闻之咸不平,声名益狼籍。”


见“声名狼藉”。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珊珊》:“邑之仕宦眷属,闻之成不平,~。”


【词语声名狼籍】  成语:声名狼籍汉语词典:声名狼籍

猜你喜欢

  • 一钱斩吏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张乖崖(宋张咏自号)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傍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

  • 擢发难数

    擢(zhuó酌):拔。此典指须贾回答范雎(suī绥)说:拔光我的头发来一根一根地数我的罪恶也数不清。后以此典比喻罪恶累累,难以计算。战国时,魏人范雎随魏中大夫出使齐国,齐襄王听说范雎有辩才,派人送他金

  • 严陵滩

    源见“羊裘垂钓”。即七里滩,因严光在此垂钓,故称。借指隐居之处。宋葛胜仲《虞美人.自兰陵归冬夜饮严州酒作》词:“严陵滩畔香醪好,遮莫东方晓。”

  • 乞食子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洽生商贾,常从人寄饮食,人多厌之者。”韩信未发迹前,不得为吏,又不能经商,一度生活极为困难,常常寄人门下,求得饮食,故被后人称为

  • 裴楷清通

    《晋书.裴秀传.附裴楷》:“裴楷字叔则,明悟有识量,弱冠知名,尤精《老》、《易》。……吏部郎缺,文帝问其人於钟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於是以楷为吏部尚书郎。”事又见《世说新语.赏誉

  • 驱鸡吏

    东汉.荀悦《申鉴.政体》:“睹孺子之驱鸡也,而见御民之方。孺子驱鸡者,急则惊,缓则滞。方其北也,遽要之则折而过南;方其南也,遽要之则折而过北。迫则飞,疏则放。志闲则比之,流缓而不安则食之。不驱之驱,驱

  • 望尘

    同“望尘而拜”。唐王昌龄《长歌行》:“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李云逸注:“望尘,谓趋附权贵,候望其车马之尘。”《聊斋志异.续黄粱》:“因而公卿将士,尽奔走于门下,估计夤缘,俨如负贩,仰息望尘,不可算

  • 谕蜀文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 番阳令唐蒙奉命赴夜郎,途中,“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引起蜀地不宁。汉武帝使司马相如责唐蒙,并草檄“喻告巴 蜀民以非上意”。后遂以“谕蜀文”泛称

  • 终焉志

    唐.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唐代李延寿《南史.隐逸传下.刘慧斐传》:“慧斐少博学,能属文,起家梁安成王法曹行参军。尝还都,途经寻阳,游于匡山

  • 亚夫营

    同“细柳营”。唐杜甫《春远》诗:“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词语亚夫营】   汉语大词典:亚夫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