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丸泥
源见“泥封函谷”。谓可据险把守关隘。清 王树枏《入子午谷》诗:“当关塞丸泥,诸葛不敢窥。”
源见“泥封函谷”。谓可据险把守关隘。清 王树枏《入子午谷》诗:“当关塞丸泥,诸葛不敢窥。”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后以“举一反三”谓触类旁通。《北堂书钞》卷九八引《蔡邕别传》:“邕与李则游学鄙土,时在弱冠,始共读《左氏传》,通敏兼人,举一反三。”连动 据已知事理就
同“回天倒日”。柳亚子《三哀诗》之二:“填波精卫意,回日鲁阳谋。”【词语回日】 汉语大词典:回日
源见“鲁连蹈海”。指宁死也不屈服于强敌的气节。唐李白《别鲁颂》诗:“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
同“温柔乡”。清洪昇《长生殿.定情》:“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词语温柔】 汉语大词典:温柔
同“废蓼莪诗”。清顾炎武《梓潼篇赠李中孚》诗:“尸饔常并日,废蓼拟填沟。”
大量出汗,湿透背脊,形容恐惧、惊惶时的状态。浃:湿透。《后汉书.伏皇后纪》:“(曹)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胜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
同“桃弧棘矢”。唐孟郊《弦歌行》:“相顾笑声冲庭燎,桃弧射矢时独叫。”
《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后因以“先声后实”谓声威在前,武力在后。《三国志.刘晔传》:“其威名足以先声后实,而服邻国也。”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兵贵先声后实,今谅祚势
亦作“贻笑大方。”意为被识见广博、精通于道的人所讥笑。后多用作谦辞。《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唐杜甫《题柏学士茅屋》诗:“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宕居。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后因以“碧山学士”指隐士。宋李祁《鹊桥仙》词:“碧山学士,云房娇小,须要五湖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