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因人成事

因人成事

因:依靠。指毛遂对一同随行来的门客说:你们都是依靠别人力量把事情办成功。后以此典比喻人没有本事而依赖他人办事成功而坐享成果。毛遂说服了楚考烈王同意楚、赵联盟,楚出兵救赵,共同抗秦。当时楚考烈王、平原君赵胜及毛遂都歃血宣誓,缔结了合纵南北联盟的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盛的血,右手招呼随行同来的十九位门客说:“各位相继在堂下歃血宣誓结盟吧。各位平庸无能,都是依靠别人把事情办成功。”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368页:“毛遂左手持槃(通“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歃(shà煞)此血(古代宣誓结盟仪式,订立盟约人用手蘸血,涂在口旁,表示信守。古代歃血定盟所用牲血因等级而不同:帝王用牛、马,诸侯用狗、猪,大夫以下用鸡。总称用牲血)于堂下。公等录录(即“碌碌”,平庸无用),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例句】:

北周·庾信《为阎大将军乞致仕表》:“功薄赏厚,因人成事,恩泽年表,常以愧心。” 宋·苏轼《谢失察妖贼表》:“至于斩捕群盗之功,乃是邻近一夫之力,靖言其始,偶出于臣,虽为国督奸,常怀此志,而因人成事,岂足言劳。” 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4折:“小将因人成事,何足道哉!”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冯恩传》:“右侍郎黄宗时虽擅文学,因人成事。” 老舍《四世同堂》68:“晓荷不出主意,因人成事的人禁不住狂风暴雨。”


偏正 因,依靠。依靠别人的力量去办成事情。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止可~,人立而我立,人仆而我亦仆矣。”△贬义。用于不能独立办好事情者。→假手于人 ↔自力更生 自食其力


【词语因人成事】  成语:因人成事汉语词典:因人成事

猜你喜欢

  • 鱼书雁凭

    乐府古辞《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文选》卷二七)《汉书.苏武传》:“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

  •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词语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成语: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汉语大词典: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 茶灶龟蒙

    源见“笔床茶灶”。指唐代诗人陆龟蒙。常用为咏适意放达隐士的典故。元张可久《人月圆.客垂虹》词:“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蒙。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 萦带为垣

    同“萦带全城”。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且夫墨子之守,萦带为垣,高不可登;折箸为械,坚不可入。”【词语萦带为垣】  成语:萦带为垣汉语大词典:萦带为垣

  • 渔父

    源见“沧浪濯缨”。指隐逸江湖的人。唐白居易《九日醉吟》:“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词语渔父】   汉语大词典:渔父

  • 刓方为圆

    《楚辞.九章.怀沙》:“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王逸注:“言人刓削方木,欲以为圜……以言谗人潜逐放己,欲使改行。”后以“刓方为圆”喻改变忠直本性而随俗俯仰。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士大夫危言峻节

  • 誓楫

    同“誓江”。《旧五代史.唐武皇纪下》:“视横流而莫救,徒誓楫以兴言。”【词语誓楫】   汉语大词典:誓楫

  • 季札辨

    同“季札聆音”。唐元稹《立部伎》诗:“惉滞难令季札辨,迟回但恐文侯卧。”

  • 倩女魂离

    同“倩女离魂”。明孟称舜《娇红记.合冢》:“提起泪珠双揾,便做道倩女魂离,怎得个重生时分?”

  • 未学孙吴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骠骑将军(霍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西汉名将霍去病,未曾学过孙吴兵法,却战勋卓著,这一是说明重实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