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宋濂《危孝子传》:“视吾贞昉,则若威风之翔千仞,可望而不可即,得与失又为何如哉。”即:接近。能够看得见却不能接近。因以“可望而不可即”形容看来可以达到而实际很难实现。明刘基《登卧虎山写怀二十八韵》
源见“陈惊座”。形容人有声望,令人景仰。清唐孙华《有客》诗:“自非陈孟公,难令举坐惊。”坐,通“座”。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倏(shū),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
《鲁连子》:“齐辩士田巴,服徂丘,议稷下,毁五帝,罪三王,服五霸,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离坚白”、“合同异”为先秦两大哲学命题。后以“离坚合异”喻指诡辩。宋王禹偁《省试四科取士何先论》:“不
《东观汉记.尹敏传》:“敏与班彪亲善,每相遇与谈,常日旰忘食,昼即至暝,夜则达旦。”旰,晚,迟。汉朝时候,尹敏博通经书,与史学家班彪为好友,他们每相遇谈论,常常忘记吃饭,终日终夜不倦。后用为咏好友健谈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赞扬他的学生颜回以穷苦人用的竹篮子盛饭,用瓢饮水,住在简陋的街巷里,这是别人难以
意思是情况不妙,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南齐书.王敬则传》:“敬则仓卒东起,朝廷震惧。东昏侯在东宫议欲叛,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不鼓:不击鼓进攻。不成列:没有列成阵势。 不向尚未摆好阵势的敌人发动攻击。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借指直言遭贬之冤。唐骆宾王《灵泉颂》: “一面交欢,暂雪桓谭之涕。”●《后汉书·桓谭传》: “帝谓谭曰: ‘吾欲谶决之,何如? ’ 谭默然良久,曰: ‘臣不读谶。’ 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
同“萁豆相煎”。陈毅《寄友诗》:“瓜蔓抄来百姓苦,萁豆煎时外寇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