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七:“吴龙图 中复性谨约,详于吏治,自潭州通判代还。孙文懿公为中丞,闻其名,初不之识,即荐为监察御史里行。或问文懿:‘何以不相识而荐之?’文懿笑曰:‘昔人耻为呈身御史,吾岂荐识面
旧题隋.王度《古镜记》:“隋汾阴侯生,天下奇士也。王度常以师礼事之。临终,赠度以古镜,曰:‘持此则百邪远人。’度受而宝之。”“大业十三年七月十五日,匣中悲鸣,其声纤远,俄而渐大,若龙咆虎吼,良久乃定。
同“凫胫鹤膝”。明冯惟敏《醉太平.家训》曲:“须知凫短不能长,再休提勉强。”
《孟子.离娄下》:“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古代有逢蒙,把师父羿的射箭本领都学会了。后来唐代用射箭中的喻科举中第(谐音)。遂用为中第之典。唐.张贲《奉和袭美醉中即席见赠次
源见“文翁化俗”。赞美地方官能注重文化教育,启发民智。唐薛能《送崔学士赴东川》诗:“文翁劝学人应恋,魏绛和戎戍自休。”
意谓敬重别人,只看他的穿着而不看他的为人。 形容世俗的势利眼光。语出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三圣继昌禅师》:“师曰:‘五陵公子争夸富,百衲高僧不厌贫。近来世俗多颠倒,只重衣衫不重人’。”后多引作
鸿儒:大儒,有名的学者。 和学问渊博的在一起谈笑。 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语出唐.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歧路灯》三八回:“今日谈笑有鸿儒,正该叫小徒在此虚心聆教才是。”【词
下霜。指战国末期邹衍蒙冤入狱,仰天痛哭而使天为之降霜的故事。《后汉书.刘瑜传》:“邹衍匹夫,杞氏匹妇,尚有城崩霜陨之异;况乃群辈咨怨无感乎!”李贤注引《淮南子》:“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
《史记.魏豹彭越传论》:“彼无异故,智略绝人,独患无身耳。得摄尺寸之柄,其云蒸龙变,欲有所会其度,以故幽囚而不辞云。”《史记.外戚世家》:“褚先生曰:‘丈夫龙变。’……丈夫当时富贵,百恶灭除,光耀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