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厂卫

厂卫

厂:指东厂、西厂、内行厂;卫:指锦衣卫。合称厂卫,为明朝内廷的特务侦察机构。东厂系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西厂系明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设于旧灰厂;内行厂系明武宗正德初年设于荣府旧仓地;锦衣卫原为内廷亲军,皇帝的卫队,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成立。东、西厂或内行厂的头目,多由司礼监太监充任。管东厂的太监称为“督主”,经常以司礼监秉笔太监或其他太监兼任。其下设掌刑千户和理刑百户。成化十三年设西厂时,以太监汪直领之,其人员权力超过东厂。武宗时太监刘瑾另设内行厂,自成系统,权势居东西厂之上,用刑尤为酷烈。锦衣卫长官的指挥使,以皇帝亲信心腹担任。其下领有十七个所和南北镇抚司,设官有千户、百户、总旗、小旗等。除侍卫掌管卤簿(古代帝王出外时在其前后的仪仗队。)仪仗而外,专门负责侦察,名为“缇(tí题)骑(jì记)”。厂与卫的职权基本无差别,但由于锦衣卫属于外官,奏事须用奏疏,还有勋戚及其子弟参加,不如东厂太监亲近,故厂的势力总要大于卫。这样,锦衣卫侦伺一切官民,厂则侦察官民和锦衣卫,西厂有时还监视东厂,内厂则监视官民和厂卫,而皇帝直接领导与监督所有侦察机关,构成一套侦察特务体系。厂与卫都可以不通过司法机构,直接奉诏行事,受理词状,任意逮捕吏民。其冤狱不可胜数,致使朝野上下,人人自危。厂卫,是明代特务政治的工具,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有明一代,一直存在。

【出典】:

明史》卷95《刑法志三》2331页:“东厂之设,始于成祖。锦衣卫之狱,太祖尝用之,后已禁止,其复用亦自永乐时。厂与卫相倚,故言者并称厂卫。”《明史·刑法志三》2337页:“六年,侍郎张璁等言:‘祖宗设三法司以纠官邪,平狱讼。设东厂、锦衣卫,以缉盗贼,诘奸宄。自今贪官冤狱仍责法司,其有徇情曲法,乃听厂卫觉察。盗贼奸宄,仍责厂卫,亦必送法司拟罪。’诏如议行。”

【例句】:

清·吴乘权《纲鉴易知录》·《明纪》卷7:“时内臣张锐掌东厂,威势与宁埒,中外号曰‘厂卫’。”


【词语厂卫】   汉语词典:厂卫

猜你喜欢

  • 华不挥金

    源见“锄挥瓦中金”。借指人有仕宦意。清王夫之《续落花诗》之二:“梅知解绂宜名福,华不挥金旧是歆。”

  • 以管窥豹

    源见“管中窥豹”。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一斑。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徐懋荣《鸡肋》:“至于杨修小儿,目光不离其鼻,以管窥豹,更不足以知此。”偏正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观看。用竹管看豹,只能

  • 华封祝

    同“华封三祝”。宋蔡襄《上元进诗》:“要知尽作华封祝,四十年来惠化深。”

  • 日极则仄,月满则亏

    见〔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见“日中则昃,月盈则食”。《管子·白心》:“~,极之徒仄,满之徒亏。”

  • 施施从外来

    施施( ㄧˊ ㄧˊ yí yí ):喜悦自得之貌。 形容来人得意洋洋的样子。语出《孟子.离娄下》:“(妻)与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清稗类钞.讥讽类》:

  •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见“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晋·陶潜《五柳先生传》:“黔娄有言,~。”

  • 问卖鱼

    《南史.隐逸上》:“渔父者,不知姓名,亦不知何许人也。太康孙缅为寻阳太守,落日逍遥渚际,见一轻舟陵波隐显。俄而渔父至,神韵萧洒,垂纶长啸,缅甚异之。乃问:‘有鱼卖乎?’渔父笑而答曰:‘其钓非钓,宁卖鱼

  • 弹琴司马

    源见“琴挑文君”。指倜傥风流之士。清毛奇龄《喜迁莺》词:“待诏公孙,弹琴司马,扶策争游上苑。”

  • 素衣化缁

    自的衣服变成了黑的,形容灰尘很多,比喻尘埃污染。晋代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金元好问《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诗:“归来应被青山笑,可惜缁尘染素衣。”均兼喻清白的操守遭到污染。

  • 脱舄

    源见“王乔凫舄”。为高隐逃世之典。唐独孤及《代书寄上裴六翼刘二颍》诗:“脱舄挂岭云,冏然若鸟逝。”【词语脱舄】   汉语大词典:脱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