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南面百城

南面百城

南面,古以南向为尊,面向南坐,即指居尊位。百城,百座城池,表示领地广大。形容高居权要,尊贵荣耀富有。本北魏李谧言志之语。李谧,字永和,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少好学,博通诸经,遍览百家,以至本是他拜小学博士孔璠为师,数年后,璠反向谧请教,为此与谧同学的人戏称:“青成兰,兰谢青,师何常,在明经。”后朝廷征召他为著作佐郎,他推辞;州里两次举荐征召,他也不就;只以弹琴读书为业,然而年仅三十二就死了,遐迩悼惜。于是,孔璠等学官45人上奏道:“故处士赵郡李谧,年十三通《孝经》、《论语》、《毛诗》、《尚书》,更长历数之术,州闾有神童之号。曾鸠集诸经,广校同异,提笔为文,文气磊落,令读者忘疲。曾表明自己的志向说:‘丈夫只要拥书万卷,何必有统辖百城的尊贵。’并真的弃产而治学守道,但正欲宣扬坟典,可惜暴疾而卒,朝廷怎可漠然视之呢!”不久,圣上降诏,赞谧“志守冲素,儒隐之操”。并旌表李谧门闾,门称‘文德’,里称‘孝义’,昭示谧的高节。后也以坐拥书城,拥书百城喻藏书之富或嗜书之深。又作书城坐拥,自拥书城,拥百城书,书拥百城,坐拥书百城,拥书南面,南面拥书,百城之富。

【出典】:

魏书》卷90《李谧传》1938、1939页:“其年,四门小学博士孔璠等学官四十五人上书曰:‘窃见故处士赵郡李谧……鸠集诸经,广校同异,比三传事例,名《春秋丛林》,十有二卷……辞气磊落,观者忘疲。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暴疾而卒……其可默乎!’事奏,诏曰:‘谧屡辞征辟,志守冲素,儒隐之操,深可嘉美……谥曰贞静处士,并表其门闾,以旌高节。’遣谒者奉册,于是表其门曰‘文德’,里曰‘孝义’云。”

【例句】:

清·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强解事者,以数百金捆载坊书,便称百城之富。” 清·李渔《闲情偶寄·音律第三》:“填词之乐,上天入地,作佛成仙,无不随意到,较之南面百城,洵有过焉者矣!” 清·归庄《感怀》:“捉鼻东山关气运,拥书南面足经纶。” 清·归庄《苦家居作·之四》:“安得良朋共披对,雄哉南面拥书城。” 清·尤侗《夏日闲居杂咏八首·之三》:“南面百城足矣,北窗一枕悠然。” 清·王士祯《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南面百城如昨梦,河东三箧忆往年。” 清·顾汧《木庵荆岩梅崖枉过夜话分得鱼字·之一》:“寒窗独拥百城书,客至雄谈慰索居。” 清·黄景仁《笥河先生见次原韵》:“自拥书城掩关坐,不知门外有车尘。” 清·丘逢甲《次韵和柳汀三十感怀》:“斗酒归谋延寿客,书城坐拥胜穷官。”


并列 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这里指身份显贵。百城,上百座城市,这里指土地广大。旧时形容统治者的尊荣富贵。《三国志·魏书·李谧传》:“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多用于炫耀富贵显达方面。 →薰天赫地 ↔低三下四


【典源】《魏书·李谧传》:“ (李谧)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绝迹下帏,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北史·李谧传》亦载。

【今译】北魏李谧藏书丰富,博览群籍。他常常说:“大丈夫只要拥有万卷书,何必去做封有百城的王侯。”他深居室中,闭门研读,亲手校勘,整理出有四千余卷之多。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家中藏书极丰; 或形容以读书自娱。

【典形】 百城、百城高拥、百城经若史、南面百城、书城、万卷书满堂、拥书南面、拥书百城、百城乐。

【示例】

〔百城〕 清·黄遵宪《代柬寄诗五兰谷》之二:“袖留孤刺在,书自百城围。”

〔百城高拥〕 明·陈子龙《万卷楼歌为王子彦赋》:“王郎风雅静者流,百城高拥何所求。”

〔百城经若史〕 明·袁宏道《戏题斋壁》:“千钟与糟, 百城经若史。”

〔南面百城〕 清·王土禛《阅先兄西樵故书泣赋》:“南面百城如昨梦,河东三箧忆往年。”

〔书城〕 清·黄景仁《笥河先生见次原韵》:“自拥书城掩关坐,不知门外有车尘。”

〔万卷书满堂〕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拥书南面〕 清·归庄《感怀》:“捉鼻东山关气运,拥书南面足经纶。”


【词语南面百城】  成语:南面百城汉语词典:南面百城

猜你喜欢

  • 却秦军

    同“仲连却秦军”。晋左思《咏史》之三:“吾慕鲁仲连,谈笑却秦军。”

  • 弃甲曳兵而走

    甲:铠甲。兵:兵器。走:小跑。 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形容战败溃逃的样子。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明.陆容《菽园杂记.谑对》:“公戏之曰:‘披衣靸履而行,给事给事

  • 庾郎三韭

    同“庾郎鲑菜”。宋陆游《闲味》诗:“庾郎三韭不妨饱,晏子一裘何恨贫?”

  • 奠楹

    同“奠两楹”。唐薛稷《润州刺史王美畅妻长孙氏墓志》:“圣历元年,王府君止坐挻灾,奠楹俄及。”明袁宗道《挽周老师》诗之一:“奠楹期已迫,曳履忽无声。”【词语奠楹】   汉语大词典:奠楹

  • 文鸯勇力

    《三国志.魏书.毌丘俭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又,《诸葛诞传》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诸公赞》曰:“俶后为将军,破凉州虏,名闻天下。太康中为东夷校尉

  • 寝丘

    源见“寝丘之志”。借喻贫瘠的土地。清钱谦益《漳浦刘府事墓志》:“先尹分甘让肥,所自予者,皆寝丘之田。”【词语寝丘】   汉语大词典:寝丘

  • 瓜瓞绵绵

    同“瓜绵”。宋洪适《临江仙.寿周材》词:“瓜瓞绵绵储庆远,闲平代有名人。”见“绵绵瓜瓞”。【词语瓜瓞绵绵】  成语:瓜瓞绵绵汉语大词典:瓜瓞绵绵

  • 无巧不成话

    话:即“说话”。唐宋人称说书为“说话”。 没有巧合的情节就不能成为说书人说故事的材料。语出《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瑶琴坐于土墙之下,哀哀而哭。自古道:‘无巧不成话。’恰好有一人从墙下而过,那

  • 无忘耕垄时

    源见“鸿鹄之志”。喻指不忘昔日同处困境的朋友。宋陆游《赠成封州》诗:“极知自有封侯骨,但要无忘耕垄时。”

  • 秦女休行

    三国时,魏国左延年所作乐府杂曲歌名,写秦女休报仇故事。《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卷六十一《秦女休行》诗:“左延年辞,大略言:女休为燕王妇,为宗报仇,杀人都市,虽被囚系,终以赦宥,得宽刑戮也。”